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作者】 杨道生

【机构】 云南省玉龙县玉龙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作文教学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这一句话,充分地揭示了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意义和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瓶颈,它不仅能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还能使学生积累的语言得以运用,使识字、写字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作文教学效果的实在上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打牢学生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而如何提高其教学的效益,亦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话题。
  二、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后果
  1、现状“难”
  一提到作文,多数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蜀道”,不会写,不爱写,小学生难在何处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这是普遍的现象。老师,作文难、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作文指导的方法和策略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试想:为什么在小学的各门学科中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文化的积淀最丰富的这门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出现如此的现状呢?造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说,这应该是每一位小学教师值得思考、值得反思的问题。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及后果:就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一个方面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定位不准,要求偏高,多数老师把小学生的作文当成是文学、文艺的创作,时常用成人的作品标尺度量和要求学生,久而之,使学生对作文产生高不可攀的恐惧感,谈文色变,失去了兴趣。另一个方面是多以命题作文训练小学生习作。有时命题又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或生活经验,再则受到应试教育、评价制度的影响,迫使学生去迎合考试作文的要求,加上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方法机械、死板,对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自己也很困惑,由此种种因素的干扰,使然,就形成了小学生作文教学很不理想的现状及后果。
  2、教师本身缺乏对学生作文指导的方法
  我们先冷静的思考,在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以用什么有效或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的习作?我想通常无非还是空洞地对学生讲一些作文要求上的俗话套话。什么“中心要明确”、“层次要分明”、“条理要清楚。”……,其实,这时我们想到没有,小学生已明白“中心”“层次”“条理”这些意思吗?如果学生不知明其义,那么我们可以臆断地说:这些作文的目标要求,这样地指导方法,只是老师们在理想的天空中飞,而学生还是在现实的泥泞中爬。
  另一个方面是由于老师在指导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方式方法欠缺,只能加大了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力度,但要不科学,缺乏理论知识,实践起来非常困难,把不准,特别中心校实际常规管理的督察后,问题就更为突出,当然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层面,甚至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老师的批改是否真正给学生得到了一个自我认识的结论,还是帮学生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如果都没有,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那批改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虽然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红笔把学生的文面批改得体无完肤,遍体鳞伤。而在对教师教学层层检查过程中,很多老师只能让学生从另一个层面上更加感到作文难了。有些老师如果在给作文的批语时,用上一两句斥责、讥讽的话语,就开始导致学生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厌恶之感的后果了。
  3、教师把小学生作文教学导入歧途
  多数老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的过程中,未能以作文科学实验的科学化与儿童的认识规律上去思考和探索方法,而只是把精力放在如何让学生在考场中拿高分,目光就转入到扫瞄考题的范围上来,于是幸好目前中小学生的优秀作文、同步作文、其它的范文、例文等铺天盖地,老师们就以这个为突破口,让学生大量去背诵这些作文。当然,让学生背诵这些文典,对学生终究是有益处的,他能让学生积累词句,那学生以方法上的借鉴、部局上的仿效,可是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仅仅如此吗?不是。它只是使学生搜刮到考场去碰运气的作文资本作准备,猜题、押题、就这样把那些“盗版”的作文让学生押赴考场。再则老师的意愿是什么?结果呢?考题是封闭的、缺少其形式和内容上的开放性,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学生只有被动挨打。如此的作文教学策略它不但难以提高学生真实的作文能力,而且严重地阻碍着学生自我的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的作文教学,充其量只是把学生当作是为老师赢得名利、职称的“赌注”罢了。哪些的作文教学方法,应该足以引起关注和思考了,如果我们还在这令人尴尬的窠臼中苦煞心思,投机取巧,那么其结果就会传染给学生一个难以医治的作文顽疾了。我们就把学生培养成既是年纪轻轻的作家,又是老态龙钟的少年了。我们细而深思,应该为我们这样的作文教学自感羞愧,也应当为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作文学习环境中奉献金色年华而感到寒心了。
  4、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互游离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课本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有的侧重于景、物的描写,有的侧重于事情的叙述、有的侧重于情感的抒发、有的着力于对事物的说明……无论是什么样的文间,总有其叙述和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而这些方法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可是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把它当作是语文的附属,由此,关于写法,表达的技巧给学生没有着力地点拨、指导、去习作实践,学生虽然学了一篇或一组的课文但仍旧处于蒙胧的状态。我们应当知道:阅读的定位:应在读写观上平时或普通的(下转第48页)(上接第49页)阅读可以是漫无目的的。可以是纯粹的消遣、放松。鲁迅先生说是一种嗜好,可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阅读,在语文课堂中,阅读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是双项的,不是单一的,是让学生既对文本知识的掌握,并行成丰富的积淀,又要把这些知识来一点一滴地去滋养学生的习作。这样才能建构起一个完整地语文教学体系,否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积淀只不过是一种消极的积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承认没有丰富的积累,就没有写作的精彩。可当下普通存在的是我们的学生对课文中的精彩处、清词、丽句,背过了,记住了,熟读成诵了,有些已烂熟于心了,但到表达、习作的时刻,积累、沉淀的东西,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说,我们在语文的课堂的教学中:不仅仅把知识点原原本本地让学生掌握,还要把这些知识渗透到学生习作的实践中。人类无论学到的知识,学生学什么科目,目标的定位,不是“知”,而是“行”。就学生而言,就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要落在“行”上,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把读写知识融解在读写实践中。一句话,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是通过教学掌握这些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可是,我感觉到:目前咱位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系统的建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只在忙碌于让学生把知识积累,而消遣于知识的实践,在这里,我感到很惭愧地说:咱们的语文教学任务只完成了一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瓶颈,而实际是师为的让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另题炉灶,或另立门户了。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案的撰写,课堂的设计、教学的过程,从公开课、家常课都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过分地单向的追求文本的内容,只着力于课文在讲什么,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教学的价值,即怎样叙述和表达的方法,为什么这样说?从而就使学生学习了课文后,只得“义”而失去了法,只得文而丢了“理”。
  因此,我们是不是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感悟文章内容的时候,还要清晰地整理一下文章的写法,使教学目标不仅仅建立在内容上,还要涉及到课文形式的学习上,或者说,课堂的满足不要单单的停留在这篇课文的内容上,也要为今后的阅读和习作提供更多的帮助上来。
  • 【发布时间】2019/5/19 20:56:45
  • 【点击频次】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