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情境教学的认识

 

【作者】 温永梅

【机构】 广西陆川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不再满足于课堂形式上的热闹,表面上的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而是努力实现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或高效课堂。作者认为,情境教学能够真正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和获取历史知识,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教学策略之一。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情境教学;“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个新理念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新课程改革要“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如何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式学习转变呢?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如果教师能够设法激活学生的情绪、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甚至做过的,再加以独立的思考,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主动参与的过程,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而我认为,情境教学是吸引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推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引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且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情感升华,从而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句话的主旨就是要实行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内容情、学生情、教师情融为一体,不断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收获知识,促成学习思维的成长,同时得到情感的升华。
  二、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开展情境教学有其必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实验心理学指出: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多种感官的刺激,而最能刺激学生感官的是跟他们密切相关的,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情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出发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展情境教学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过去性”是历史学科的显著特点,同时历史又是具体的。事件或现象有其起因、经过、结果;人物有其语言、思想、特定的心理活动等,可见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其情景性强,但由于教材的简约性,使本来鲜活的历史黯然失色。如何让学生对这些历史事实有更直观的体会与理解呢?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表格、音像、实物等创设恰当的历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课改形势下,高考的新要求决定了开展情境教学是必要的。近几年来,从高考历史试题考查内容来看,识记题比重下降,思维能力题的比重上升,而且上升幅度较大。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使试题的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突出学科能力的考查,如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归纳、概括、比较、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等。而这些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可通过情境教学充分有效地培养,学生在情境中主动思考、分析、感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科思维能力。
  三、创设有效情境,需要把握好的三个维度
  1.情境的创设要忠实于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效的情境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针对性,以落实三维目标为归宿,而且围绕重、难点知识开展情境教学是最有效的。如我在讲《开辟新航路》一课中“价格革命及其影响”这一难点知识时,创设了角色情境: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涌入欧洲,造成金银贬值,物价上涨,这被称为“价格革命”。它促进了欧洲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1)假如你是当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家,你对此现状满意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依靠固定货币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你又会作何感想?学生分角色去体会当“价格革命”发生后,欧洲社会不同阶级的处境,从而准确理解了欧洲资产阶级因获取暴利,实力上升;而欧洲封建主收入减少,势力衰落。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结论。这样“价格革命”及其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一难点知识就得到了有效解决。
  2.情境的创设要兼顾趣味性和真实性。一个寓趣味、知识于一体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使干巴巴的历史问题在不知不觉的趣味情境中得以有效解决。同时,情境的创设还要有真实性。“情真”,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景真”,历史课的灵魂来自它的思考,历史课的精神来自它的情感,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它们的载体——历史的本身,历史的真实。
  3.情境创设中问题的设计要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促成学生思维的成长是教师最大的美德。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而高中生有“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渴望探索发现”的学习心理特征,如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说明问题的设计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并触及学生能够但还没有提升的思维领域。总之,设置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积极求知的状态,即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使问题解决需要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状态,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这样,问题的设置就满足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这样的情境创设才真正有效。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策略是在高中历史新课改过程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一种教学策略,能够在保持教师“主导性”地位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了高中生认知心理上的一些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发布时间】2019/6/11 20:11:34
  • 【点击频次】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