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者】 刘春萍

【机构】 广西陆川县乌石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体会到,作文历来是我们小学教师感到颇是头痛的问题,小学生不懂写作理论,生活阅历又十分浅薄,尤其是我们从事农村小学教学的语文教师,农村小学生生活环境又窄,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更是一件脑火的事。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笔者受益匪浅,现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谈几点实践感受。仅供同教者、同感者参考。
  一、教师从课文为主,加强写作知识的积累
  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优秀典范课文,它既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又考虑到知识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每篇课文都告诉我们“怎么写”。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知识积累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师要尽量做到一课一得
  从写作的角度讲,每篇课文都有很多可学之处,但重点又有一个或几个。教师如果只要求学生在学习一课时掌握一点写作知识,学生既记得牢,又觉得快。但是通过一个单元,一期乃至更长时间,掌握的写作知知却是十分丰富的。
  2、按写作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归纳训练
  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对作文有帮助,能够写好作文,每学完一类课文,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切实有效地进行训练。
  二、教师以乐促讲,以娱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最初的作文形式是说话练习,他们的作文材料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具体物品。教师怎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让活宝把话说得有条有理绘声绘色,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考虑的问题。纵观《小学生作文选集》,以及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他们总爱问“为什么”和“后来怎么样了”。由此可见,他们对问题的思考是连续的有序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首先提高和激发学生口头作文的兴趣。在激发方面,主要是有意识地结合被他们感知的事物,如相关的儿歌、童话、寓言和与他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等,让他们从生动形象的事件中获得知识,并且采用“复述”和“概括”的方法让他们进行口头作文,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教师让学生注意身边事,让学生写熟悉的作文
  在学生进行作文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的事物,观察好了再写。例如布置学生写《校园风景树》一题时,要求学生观察校园内的风景树,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观察得最仔细的一种来写。由于都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得来的材料,所以写出的作文是有血有肉的。
  四、教师让学生认真锤炼语言,作好扩句和缩句的练习
  作文的选题再好,如果没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要写出生动、具体的作文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扩写和缩句的能力。
  在扩句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善于表达而又十分熟悉的事物来进行“添枝加叶”,使被表达的事物丰满充足起来。教师在引导学生具体操作时,应认真具体做到:(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内容;(2)要扩写得适当,不能罗嗦;(3)扩句后必须保持语句通顺。
  在扩句的基础上,有时也需将句子中的枝叶剪掉,只保留主干,这就是缩句。缩句比扩句更难于掌握。首先必须明确清楚原句所表达的基本意思,然后再确定哪些词语不用也不用也不会使原来的意思“倾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1)要力求缩为最简句,即能用最少的词语来表达最明白的意思;(2)要缩得完整,不要缩成半句话,使句意含糊不清。
  五、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组段,作好写人、写景与状物进行训练
  作好了缩句的练习,就为提炼文章的句意起到了凝结作用;作好了扩句练习,就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表达有了眉目。可以在一般情况下,仅用一句话是难把一件事情表达清楚的。为了把事情说得具体、生动和形象,要求我们把有关句子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起来;从而构成了文章的段落。在构建段落时,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以下几种基本形式的训练:(1)总分式(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总述后分述再总述);(2)具体概括式;(3)并列式;(4)顺接式;(5)因果式;(6)转折式。至于采用哪一种组合方式,则根据你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而定,则与你所处的角度有关,又与你所表达的事物的复杂程度有关。我们去购买衣服时,同一件衣服,穿在一个人的身上很匀称,而穿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却不适合。这就说明是衣服选人,而不是人选衣服。选择组合方式作文也是一样的。
  人物描写分为动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等。在引导学生进行描写时,要抓住几点:(1)要白领此人最富有特征性的动作;(2)在描写动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3)要学会准确地使用动词,要善把人物写“活”起来。
  在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时,要充分抓住此人的外貌特征,让其自己站出来“亮相”。在进行人物心理描写时,要善于利用揣摩性语言;要使所想的内容合理化和“合法化”。
  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下水”
  作文也如同游泳,教师在岸上指导游泳者,游泳者是很学会游泳的。作文也是如此,要想写出好作文,作为作文指导教师或语文教师,都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写出一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近学生水平,水平的作文,既符合学生的口气,又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这样,学生会受到熏陶和在感染,因为只有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教师才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教师也才会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敬,从而才会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
  • 【发布时间】2019/6/11 20:41:08
  • 【点击频次】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