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地理复习的策略

 

【作者】 吴 群

【机构】 广西北流市第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三地理复习的目标是总结归纳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巩固基础知识,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并逐步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最终目的是在高考中取得最理想的成绩。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降低学生学习成本,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如何才能做到降低学生学习成本,提高复习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人的认知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繁杂、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学生地理学习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从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到想象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地理事实、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地理景观、地理演变等地理感性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等地理理性知识;只有掌握了地理陈述性知识即地理感性知识,才能为学习地理程序性知识即地理理性知识打下基础;对基本的地理策略性知识即方法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
  高三地理教学原则上是在高一、高二基础上的复习和提高。从学生的原有知识看,尽管高一时学生不怎么重视地理,但学生必修课的基础知识还是具备的,高二时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选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应该是较扎实的。从学生思维发展看,到了高三阶段,学生的思维过程已能摆脱形象思维和直觉经验的限制,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得到多学科的综合训练而大大加强。从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看,高考试题越来越加大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突出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大了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性。所以高三地理教学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突出知识的整合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与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又要结合教材的内容体系,如教材中脉络比较清楚的章节,不妨先让学生浏览教材标题,从整体上感知教材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形成树枝状或环状的知识网络框架,然后从知识网络框架上有序地扩展探究。
  二、根据大脑神经活动规律组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刺激物,形成大脑皮质的暂时神经联系,新的大脑皮质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是非常松驰而不稳固的,很容易消退,每个神经细胞经过一段时间的兴奋(尤其是强烈兴奋)过程后都会转到抑制状态,这种抑制是神经细胞天赋的生物特性,叫做保护性抑制,它的作用在于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病理上的变化。如果一堂课的内容过多,难度过大,学生就会觉得学过以后印象淡薄,抓不住重点,而且觉得疲劳,这是兴奋点过多、过散导致的抑制,所以上课的密度、难度要适宜,老师在讲课中显示的文字材料要简练,图像要简洁明了,语言表达应准确、到位,结论要清晰明确。
  三、根据记忆规律及时组织复习
  按大脑对信息的保存程度,记忆有三种类型,瞬时记忆(持续时间不超过1、2秒),短时记忆(持续时间几分钟)、长时记忆或永久记忆。学生在每堂课中获得的记忆,一般以短时记忆为主,这种记忆在学习后的很短时间内特别易受干扰,而且可能有一个暂时不能记起的时期,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怪学生学习不努力,根据记忆消退抑制原理,即使已形成的牢固的联系如果不加以适时强化,也会终于消失的。短暂记忆的机制主要是脑神经突触上的电位变化,永久性记忆则是大脑某些区域已经发生比较永久性的解剖和化学上的变化。
  为了防止学生的遗忘现象,首先要保证使学生获得明确的知识,避免“食而不化”阻塞记忆,为了形成分化,保持脑神经暂时联系痕迹,教学过程中的结论一定要简明扼要。如分析我国长江发生洪灾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从降水特点、水系特点、河道特点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植被的破坏和对河道的影响来分析。关键词:自然、人为;降水、水系、河道;植被、河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会对这些关键词留下较强的痕迹,他们在解答此类题目时“漏点”的可能性变较小。
  其次要把好作业关。作业可分为课后练习、阶段性作业和学科内综合作业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作业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同的,三者之间应有一定的梯度。课后练习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为主,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稍作延伸和拓展;阶段性练习要让学生“温故而知新”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学生学习了一阶段以后,将这一阶段的内容进行综合,编成一份学科内综合试卷,以达到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的目的。  
  第三要提醒学生及时做好复习工作,为了克服遗忘,应把复习工作进行在遗忘之前。降段性练习与学科内综合训练也是一种复习方式,但以解题方式的复习往往系统性不强,因此有必要以测试为任务,要求学生定期对课文和听课笔记进行复习,通过测试、试卷讲评来查漏补缺,达到进一步巩固的目的。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习惯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规律性的行为方式,一旦形成便难以改变。长期有规律地安排学习的人,便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总结,加强研究,能运用教育科研成果来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带着问题去寻求理论支撑点,会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科学合理,让我们共同努力,来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便让老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扎实。
  • 【发布时间】2019/6/11 20:56:52
  • 【点击频次】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