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

 

【作者】 杨格侠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实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语文课堂教学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巧妙的进行解决,本文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设计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总结:分别根据文章的题目、主旨思想、写作思路、细节描写、疑难点来设计问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有效的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一个老师精心设计的有效问题,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状态。 如今的教学课堂,很多同行都感叹,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讨论没气氛,举手发言聊聊无几人,这样下去教学质量太令人太担忧了。我们也在想访设法设计有效问题来调动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现把自己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 根据文题设计问题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老师可引导学生从文题入手,抓住题目中关键信息设计问题,捕捉文章的主旨思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综合素养。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消逝的仙湖”,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始讲课文时我启发学生围绕“仙湖”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从“消逝”的原因中总结出文章的主旨思想。罗布泊曾经美如仙境后因人类的贪婪盲目开发而消逝,痛斥人类的无知,呼唤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根据老师设计的有效提问,学生就能分清事情的因果,理清作者的创作目的,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在课堂上扭转了被动学习的状态,唤醒了学生主动去关注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
  再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我问学生:从课文看文章重点应该写什么?然后我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在看课题,你会想到那些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初步了解这是一篇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特点的文章。“课文主要写了几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各有什么特色?”通过提问,学生从歌会三个不同的场景发现地方文化的特点,虽然是初读课文一时还不能完整答出这些问题,但已设下了悬念,既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 根据文章主旨思想设计问题
  文章的主旨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教师要想引导学生阅读好一篇文章就得通过语言文字来揣摩来体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所以,教师要紧扣文章的主旨思想来设计问题。如《沁园春 雪》,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然后设计问题:“说一说谁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课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有主旨句联系全文进行讨论,学生不但有兴趣,而且对作者组织材料展现伟人胸襟和魄力的写法印象深刻。既深化了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又学习了文章的写作技巧。
  三、根据文章的写作思路设计问题
  叶圣陶老人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的,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教师设计问题若能紧扣文章的思路,学生就能有序可循,顺藤摸瓜,从而较好的理解课文。学生就知道一篇文章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体会出作者是如何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精彩内容的。如:《苏州园林》一文,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说:“我想知道苏州园林是怎样建筑起来的?我想知道苏州园林里的面的构造是怎么样?苏州园林有哪些美点?…… ”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学生的思路容易与文章的思路沟通起来,学习自然充满乐趣。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你是怎么想的?”“还可以怎样想?”通过学生对各种答案的讨论,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层次去观察思考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开拓学生思路,让多种信息互相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答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努力让课堂教学步骤明朗起来,这样教学课堂才能更生动,更富有艺术色彩。
  四、 根据文章内容细节来设计问题
  俗语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无数的细节教学“串”成了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有人说文章的细节就像藏在绿叶丛中的花朵,扒开绿叶,显露花朵,则会色彩纷呈,别开生面。 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当学生理解“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老师可以这样问:你是怎样理解藤野先生只是个普通人,可作者又说他“伟大”的 。” 抓住这个细节,学生很容易体会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令人敬佩的终生难忘了!可见,在知识的细节处提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捕捉其中的亮点,使它们成为我们教学中的有利资源,让细节绽放光彩。
  五、 根据文章疑难点设计问题
  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疑难点往往就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老师教学时特别要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作为教师顺势利用学生暴露的问题,就其错误认识剖析,不断引导,能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孔乙己》第四段,作者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这段是教学的重点,可以提问:“这句话中‘穿长衫、站着喝酒和唯一’之间,能反映出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身份有哪些特殊性?”通过这个提问可以使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孔乙己这个没落社会里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的身份在咸亨酒店显得很特殊。他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认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理解到这里学生对孔乙己的社会地位就很清晰了,也为理解他后来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
  总之,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 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多样性和灵敏性,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只有努力优化课堂提问。问出精彩,问出水平,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著,2006年版。
  [2]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3]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 【发布时间】2019/6/30 12:36:54
  • 【点击频次】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