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幼儿语言教师的体态语

 

【作者】 易小丁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课堂信息交流形式主要有言语交流和体态语交流,其中言语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体态语具有传递情感,增强言语表达内容,控制课堂教学秩序,辅助教学等作用。针对学龄前的孩子,语言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更能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更容易理解词汇,使儿童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一、体态语言的定义
  体态语言,顾名思义是指人带有一定情感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表现。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互为依存的。比如:我们都会用“T”手势对孩子说暂停,或者用轻拍搞小动作孩子肩膀,从而使他停止动作来认真听课……这些体态语言起到了比有声语言更好的效果。
  二、体态语言的丰富性
  幼儿教师的体态语言始终是伴随着整个课堂的,始终为教学内容的表达起着辅助作用。缺乏了这种辅助手段,仅凭一块黑板、一张嘴、一幅图片,课堂就会变得像没有波涛的死水一样平静和沉闷。而正确运用体态语言,会使课堂魅力无穷,它作为有声言语的辅助手段丰富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态语言的生动性
  ??视觉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所起作用之大,远远超过有声语言?,而体态语生动、活泼,能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如讲故事时,老师的体态语随着故事内容和情境变化而变化,或喜悦、或悲伤、或惊讶、或愤怒、或苦恼,恰当运用手势、姿势、目光、面部表情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故事《丑小鸭》,讲到“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的时候。老师抱紧双臂、缩着脖子,好像真的感到了冬天的寒冷,通过眼睛、手势,让幼儿产生视觉想象,似乎真的看到了雪花,反过来感到“冷极了”。老师借助直观的手势、身体姿态的变化以及面部表情的配合,使物体形象、故事人物鲜明可感,孩子们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
  (二)体态语言的亲和性
  运用恰当的体态语进行教学,幼儿会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就沟通了教师与幼儿的感情联系,缩短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也就缩短了教与学的关系,使老师和幼儿在学习上做了朋友。例如:上课时,教师在上面讲课时,台下有幼儿在窃窃私语,搞小动作或左顾右盼,老师注意到后,走过去轻轻的抚摸一下他的头;而当有些幼儿回答问题时,对问题不太明白,心情紧张,胆怯害怕时,教师用和善、鼓励的表情,会使其镇静下来,认真思考,准确表达,此时是无声胜有声。孩子们通过教师的眼睛和表情,可以感受其丰富的情感和心理变化,领会其意图,从而活跃思维,展开联想,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体态语言的启发性
  语言教学过程就是语言与思维协同的活动过程。教师培养幼儿的思辩能力,关键在善于启发幼儿生疑、质疑,引导幼儿析疑、解疑。相对精确的“言传”显然限制思维,而模糊的“会意”则给予幼儿更广阔的思维天地。体态语最能通过形象引发幼儿思考。如:在语言句子中,我让孩子们感受“扭”,“转”,我用手势和身体进行了表演,孩子们很轻松的理解到“扭”能表现转身的灵活和身体的小巧,而“转”字则不能。在这里,手势语把书面语言转换成了可视的画面、造型,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发挥了很好点拨疏导启发功能。
  三、体态语言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育功用
  幼师的身姿体态、举手投足、目光神情,始终伴随着她的声音语言,传递出各种信息,通过动态、直观的形象,使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教师在讲台前一站,几十双眼睛便紧紧盯住了你。教师的站立有相,举止有度,在幼儿的智力发展和心灵成长中烙下深深的印痕,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反,生冷的目光、懒洋洋的手势、粗俗邋遢的服饰、呆若木鸡的神态表情会使幼儿产生厌烦感,影响了教师形象的塑造。
  (二)辅助功用
  体态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虽然不可以完全地代替有声语言,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语言,但是作为补偿言语交际中的不足所不可缺少的行为,是对有声语言的一种有效的补充说明。好的体态语能够使语言表达生动、清楚并且得到强调。?比如,语言老师在讲到“垂头丧气”时,自己低着头、叹口气、摇摇头,幼儿很容易理解到人物的失落的情绪。教师的有声语言伴随着适当的体态语言,以姿势帮助说话、以眼神传递感情,可以把教学由静向动转移,引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想象。 
  (三)激励功用
  对待幼儿,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手势,一种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一个轻拍肩膀、轻抚头部的动作,一个满意的微笑,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会让幼儿的学习激情迸发。比如,幼儿在回答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或者幼儿的答案出乎教师的预料,这时老师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姆指,同时说:“太棒了!”这时幼儿在心理上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手势和语言大大肯定了孩子,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
  (四)互动功用
  语言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凭老师的单向输出是不够的,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互递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灵活的方法、维妙维肖的表演、富有表情的朗读、生动形象的讲解,使平时一些羞于开口的幼儿在课堂上被吸引开口,主动参与学习。师生间不但用着语言在交流,同时也用着肢体语言交流。教师做,幼儿模仿,尤其是维妙维肖的动作,幼儿感受时印象深刻,最易模仿;教师画,幼儿跟着画,对幼儿也有启迪作用;教师唱,幼儿学着唱,更是便于幼儿开口;教师演,幼儿演,可准确表达语句的意思和对话中的情景。又如,老师的面目表情表现“愁眉苦脸”,孩子们的面目表情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去表现。
  总之,体态语言与言语传授都是课堂教学的手段,言语传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手段,而体态语言则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语言教师练好自己的体态语言的,做到得体、协调、运用自如,就有可能成为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表演艺术家”。
  • 【发布时间】2019/8/7 15:51:37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