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邓阳胜

【机构】 四川省蓬溪县任隆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本文从利用学生认知冲突、因势诱导、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讨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思维能力;认知冲突;非智力因素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程颐也很强调学和思的结合,他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由此可见,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使我深刻认识到:语文要想真正出成效,不能仅局限于教法的改变,而要首先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把语文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思维领域。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呢?
  一、利用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
  矛盾是引起质疑的动力,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策略之一。教学环境在由矛盾引导冲突的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在一个平等、民主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勇于将自己的矛盾表达出来,继而引发思考。因此,在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上,教师首先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甚至可以故意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与此同时,教师要仔细分析初中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根据这些心理倾向和心理需求去引导他们积极质疑。最后,教师对学生认知冲突的引发,可以通过设置阶段性的问题情境,并且逐步点出“疑点”,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矛盾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思维的敏感性。例如,在初中语文《风筝》的课堂学习中,围绕题目“风筝”教师可设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风筝是写实的,写一对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第二,“讨厌”和“嫌恶”是同义词吗?这两个词存在什么样的区别?那么,在文章中为什么用“讨厌”一词来代替“嫌恶”呢?
  在这样的层层设问下,能够引发学生进行质疑,首先从语文词语的本意出发,“讨厌”与“嫌恶”都表示不喜欢,两个词语在某些语境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在语气以及情感表达上,“嫌恶”一词的态度更加严重,并且更具有情绪性。在初中生的认知中,“讨厌”与“嫌恶”是能够相互置换的,但为什么文中没有用这个词呢?在质疑的推动下,引发学生的思维扩散,从而起到了激发思维的目的。
  二、因势利导,捕捉思想火花,激活思维
  因势利导,善于捕捉思想火花,激活思维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培养思维能力的又一策略。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思维不够活跃,思路不够开阔,学习效果不是很好,常表现在学习上懒于动脑。可是他们有时也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捕捉这一智慧的火花,点亮他们智慧的心灯,开启他们思维之扉。例如教学《狼》一文时,师生都在大谈狼的狡猾,屠户的勇敢机智。这是,平时成绩较差的一位同学小声道:“两只狼有合作精神。”我便叫他起来,请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他胆怯的站了起来,低下头,不敢说。我又进一步鼓励道:“老师认为你的观点很新颖,很有价值,你能说出来供大家借鉴吗?”听到这话,这位同学眼神中流露出了异样的光芒,颤声道:“老师,您不是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吗,狼虽然失败了,但他们配合默契,这种合作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听了这话,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这位同学涨红了脸两眼熠熠闪光。此后,他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通过一问一答,不仅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打开了一扇封闭的智慧之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前,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矛盾”,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三、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
  思维能力是一种非智力能力,它不具备特定的学习特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广大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实际上,新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特别重视内在动机和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因此,在每次课堂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思维方式和方法等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内在思考能力,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还要善于设计问题,所设计问题,既能给学生创造思索的空间,又能提供创造性思维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思维发展的历程在教师这盏智慧之灯的指引下顺利航行。例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提出:“东京也无非这样,”中的“也”是关联词语,可是前面又没有句子,与谁关联?文章的第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看似平淡的地方,老师却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学生马上陷入思索。顷刻,学生举手答到:“这句话有潜台词,前面省略了。”又一个同学答到:“大清帝国日暮图穷,腐败不堪,作者才东度日本寻求真理,而到日本看到的是中国留学生依然浑浑皓好、醉生梦死,令作者义愤填膺。”又一学生道“‘也’字蕴涵着作者无限悲愤之情”。教师善于问,学生善于思。在问答中授之设疑之法,于平淡中见疑,于无疑处生疑。这样的思维成果才会有独创性。可见当教师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诱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气氛时,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两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可以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以及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9/8/7 16:17:22
  • 【点击频次】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