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作者】 沈 花

【机构】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狮洞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将从转变教师角色、提升自我修养,营造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创建留守儿童家长的QQ群和微信群等六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沟通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后备力量,更是家庭的希望,可谓少年强则国强。党和国家对儿童教育十分重视,在儿童教育方面大量投入资源,开展了九年义务教育,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外出发达城市打工,将子女留给老人照看,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造成“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刻苦;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由于父母外出,有的几年不归,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不少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作为小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了解留守儿童的内心,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教育。
  一、教师转变角色,提升自我修养
  为适应留守儿童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除了应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特别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抚养职责,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和父母型教师,教师要把留守儿童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在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上像父母一般对留守孩子监护抚养。
  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抚养。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缺少家庭的关爱,教师和同学要适时地多关心他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父爱和母爱的不足,填补其情感空白。如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防止产生逆反心理;帮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在实践中磨砺意志等,使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像亲人一样和谐。
  在义务教育阶段,父母和教师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人。在通常情况下,在这两个人中,谁跟他关系密切、谁更使他信赖、谁的影响就大。当父母与儿童之间产生隔阂或较为疏远时,教师的影响相对来说就大。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老师们做什么,学生们学什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模仿。因此除学校一直强调的教育水平提升外,不仅是班主任,而且各科老师都必须普遍重视提升自身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这种修养的提升,虽非一日之功,但如果从学校、从教师个人,都可能普遍引起高度重视,是能够在短期内起到相当明显的变化,从长期的潜移默化看,效果更是惊人。
  二、营造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在校外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校内,我们可以施加影响并正确引导。我们可以由学校牵头,通过校内广播、黑板报、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留守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完善他们的人格。当然,学校只是一方小小的净土,复杂难控的是学校周边环境,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坚持不懈地开展整治运动,让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等青少年不宜涉足的营业娱乐场所远离学校。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
  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位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学校还应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传播良好的学习方法。由于留守儿童内心空虚,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很容易到不宜涉足的营业性场所如网吧、游戏室、录像厅等地方去玩。因此,教师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以及面对现实的勇气,向着积极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好的一面发展,不断完善自己,做生活中的强者,更要学会乐观的面对一切困难。
  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池,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留守儿童”知道除了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以外,还可以从老师这里获取到爱,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一样可以健康成长。
  四、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 
  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了解班上每个留守儿童的大致家庭背景,比如父母亲在哪里打工,从事什么工作,平时跟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联系方式,孩子的代理监护人是谁,对孩子的日常教育又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等。要常接近他们,常家访,常谈心,常关心、照顾。加强情感投入,在接触中特别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使其相信教师不但不嫌弃他,还对他充满真切的期待。这样才能让他们消除自卑,重新找回自我。
  如大多数留守儿童已经形成了一种懒散、怕艰苦、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等心理缺陷,他们经不住外界的诱惑,往往摇摆不定,出现反复。一旦发生问题,他们不是捡查自己,而是注重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态度,以致忧虑重重,迟疑不决,不能很快地纠正错误,争取进步。这时,我们要因势利导给他们以及时的教育和帮助,鼓励他们同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并耐心保护、精心培养他们普遍存在的自尊心、好胜心和上进心,从实际出发,从育人着眼,因材施教,做好深入细致的转化工作同时和他们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
  五、建立“留守儿童之家”
  在学校、班级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如以班主任、其他科任教师为“家长”,班干部与留守儿童分别组合成“家庭成员”,在这种“家庭中”体现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家长”要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六、创建留守儿童家长的QQ群和微信群
  通过创建家长QQ群和微信群,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例如,根据季节的变换,发布一些预防流行疾病的信息,提醒家长注意预防;根据天气变化,提醒家长给孩子及时增减衣物。让他们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困惑时,QQ群和微信群便是他们的求解途径。
  总之,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出一份力,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享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 【发布时间】2019/9/6 12:29:41
  • 【点击频次】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