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鼓励小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思维

 

【作者】 王金麟

【机构】 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当洛乡寄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一个创造型的人才必须善于多向思维,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应从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巧设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思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和批改方法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 勤于思考;异想天开;训练方式;发散思维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像海绵吸水那样,不断地吸收着各种知识;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思维敏捷。对什么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正是启迪学生智慧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异想天开:本指想法非常离奇,含有贬义。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异想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启发,鼓励小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思维,可以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思维的好习惯。我们应从这几方面做起: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人总把小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的是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如果教学过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忽视的、被排斥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活动而积极主动学习吗?
  我们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个性心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在学习内容上有所偏重,在学习方法上按自己的思维特点学习。在教育实践中,有人往往觉得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各种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教学时就应严格地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例如:有的数学教师教学生解算术题时,只教自让为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求学生一步步严格地按老师规定的程序去做题,违反规定程序的为错,用其它方法得出的答案也算错。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学生个性表现,造成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使学生感到任何事物只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改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
  二、正确对待小学生异想天开
  学生在党校的学习活动中,不只是接受教师传道的知识和服从教育要求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地探索世界,感受社会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废除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陈旧教学方法,允许和支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创性的思维。曾见过这样的漫画:老师:“雪融化后将出现什么?”甲同学在黑板上写上“水”,老师判断对;乙同学写下“春”,老师送给他一个大大的“x”。其实,乙同学的答案要高明得多,他没有去搬用人人皆知、或许老师早也教过他们的“正正规规”的答案“水”。而是开动脑筋,刻意求新,从雪融化这一自然现象中得出“春”这个新奇的答案。好一个发敬思维!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乙同学的答案呢?不要看见与自己不同的答案,就不问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而用自己的认识来约束学生。还有的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向他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他自己一时回答不出来,也冷静不下来,认为是学生在当众出他的丑,故意为难他,就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并讽刺说:“你真是异想天开!”其实,学生能够异想天开有什么不好呢?
  列宁说过“异想天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异想天开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发明创造的源泉。比如:如果没有把上空变成五彩缤纷的“异想天开”,我国就不会有火箭的发明;同理,如果没有用电输送讲话的“异想天开”,美国贝尔教授就不会有电话机的发明。我们不一定要求小学去发明创造出新成果,但我们一定要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将来学生能成为建设国家的生力军而奠定基础。
  在学习中否定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会让学生直观地感到,人在世界上是没有什么作为的,世界也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他们的活动中,一再被告知世界就是这样,有它自己固定的规则,只有按这一思维原则去看待世界,去控制自己的行为才是可行的。来自于自我感受和独到的东西,常常被认为是可笑的、荒谬的。在这样一种被否定加自我否定的感受下,学生是不可能领会到认识是无止境的,真理是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文明是人类创造的,自己也具有这种创造能力的道理。因此,教师应该鼓励那些好奇心强,能独创性地提出新问题的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求新求异,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维。
  三、如何训练小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却十分活跃。与其他能力一样,思维的发展和提高要通过活动来实现。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解题,重要的是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不违背教学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条件下,在集体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利用一切条件,引导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以下训练,可供参考:
  1、用词流畅性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用一个基本字口头组词,说出一个词的多个近义词。如:用“美”字组词,按一般常规组词,只局限于“美好”、“美丽”等;但我们启发学生用发散思维来组词就更多,如:春天美、大海美、森林美、小鸟美等等。
  2、联想流畅性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想出与某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例如:在美术课中教儿童动物简笔画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圆或半圆,教儿童用适度的夸张和变形,改变不同的特征可以画出许多种小动物。这不仅可以提高简笔画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同时,也是一项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
  3、解题流畅性训练:教师在语文或者数学教学中,可以教学生用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举一反三的方法。
  4、命题独特性训练: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作文教学的内容要求,给学生提供一幅或两幅漫画,让学生自己拟定一个适当的又富有新意的题目,并且越新颖越好。
  5、故事结尾独特性训练:例如:给学生一些故事或寓言,留下结尾,要求学生以独特的结尾完成这些故事或寓言,只要有一定的道理,都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6、问题解决独特性训练:要求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尽可能用独特的方法解决。
  小学生由于感性知识经验缺乏,他们常常会在思维和行为上做出令人吃惊的表现,尽管其中许多是幼稚、不合逻辑、甚至荒谬的,但这些正是思维发展、创造的萌芽,正是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发散思维,首先应是保护、鼓励和宽容,只有这样,萌芽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成长的机会。所以,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异想天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为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配制培养基。
  • 【发布时间】2019/9/10 19:12:29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