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李碧琼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双星乡工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自学能力的增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有意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提高自学意识;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自学效率;让学生自学探究,培养自学习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养成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的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自学;兴趣;效率;探究

  自学能力的增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有意的培养,教学中教师要对难易关系,速度快慢关系,所留余地大小关系等技术问题作相关的教学考虑,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总之,教学生学与教学生自学,后者难度更大,需要更高超的教学艺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所谓自学能力即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到会学。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它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又是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的。为此,笔者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有几点认识愿与同仁分享。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首先,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其次,试着看懂例题,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第三,寻找生活数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提高自学意识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加强方法指导,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⑴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⑵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⑶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 
  四、让学生自学探究,培养自学习惯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自学能力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受益的是师生双方。“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养成学习习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也有利于学生的自身的发展。
  • 【发布时间】2019/9/10 19:17:27
  • 【点击频次】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