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班耀康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应用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应用题教学必须突出思维训练,展开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 应用题;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随着数学教改的深入,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如何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当中培养思维能力呢?难道只是多让学生做应用题就够了吗?以下就是我看过的两则教学视频案例,从而启发了我的思考:
  【案例1】
  有一位老师给四年级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搬运工人手工搬运一件货物由A地到B地中间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最近,经过一片沙地就直接到了;第二条沿公路弯弯曲曲,距离最远;第三条不远不近林间小路。请问:如果你是那个搬运工,你会选择哪条路?题目一出,那些学生就纷纷给出答案,而且答案惊人一致;走那条最近的路!对这样的答案老师当然不满意,于是他就追问了一句:你们都这么认为吗?有没有同学还有其它想法?这句话说过后,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伴随着的是教室的一片寂静。老师微笑看着他们,示意还有他们还有别的解决之道!果然,一只手慢慢地在学生中举了起来。他看起来比较腼腆,而且还没多大信心。
  老师就说:××同学,你大胆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不要管他是对还是错!说不定你能给出最好的答案,你的新想法也许会给我们全班同学带来新的启发。大胆点,你的想法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他好像是受了点鼓舞,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说:老师,虽然第一条路距离最短,但是要经过一片沙地,不知道沙地好不好走,如果不好走,不但浪费时间还很累,那这条路就变成最远的路了!不知道我有没有说错?
  刚才还一片寂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炸开了。学生的思维也被大大地激活了,各种讨论声、争辩声四处都是。我也就索性随他们而去,看看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陆陆续续的问题提了出来。
  有学生问:老师,不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吗?如果是应用题那我们以前做的不都错了?
  有学生问:老师,走第二条好了,公路好走!但是马上就有人反驳,老师:那条路最远!
  也有学生问:老师,这道题现在没有答案,那我们怎么办?
  甚至有学生问:老师,要是三条路都不好走那怎么办?
  【案例2】
  在一次学生春游休息的时候,老师给他带队的那一组9个三年级学生出了一个这样的应用题:假设我们现在一起去吃麦当劳,一共花费了297元,我们该怎么付帐?于是所有的人开始口算或笔算起来。最终给老师的结果都是297÷9=33(元)。而且大家都认为这很简单!这时候老师对他们说:“那我们现在就来扮演一下角色,由老师担任服务员,由大家来付帐给我!”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问题!不是每个人身上都刚好有33元,最终的结果是那些刚好有33元的同学先付了,然后其他同学开始拆补,最后是有的同学多付了几元而另一些同学少付了几元,刚好将帐付清!
  这两则教学案例启发了我:应用题在课堂上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满足了社会、家长和教师的部分需要,但是根据一些人对教材中的应用题所占的比例进行的统计发现应用题比例明显偏低,毋庸置疑,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应用题的教学,这是积极的,因为应用题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所以我们也许就知道“让学生多做应用题”并不能轻易地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的案例、观点都在给我们启示,在我们的应用题教学思想上面,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怎样归纳应用题的基本题型,将应用题生硬的分类,总结解题模式等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也许渐渐的就变成了解题的机器!这样的结果是应用题作为一个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载体彻底失去了意义。解应用题的过程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非数学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要想通过应用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难能力,教师就要改变自己的思路,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将应用题死硬的分类,只教学生一些解题的技巧,如果思想不改变,无论花多少心思去将应用题设计得多么完美无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不可能会提高!
  教师要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己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意识。很难想象在一个根本不清楚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的培养下,不论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的强烈、如何的活跃,也不会得到意想的效果。数学思维能力是潜伏在学生头脑中的,它需要那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任樟辉: 数学思维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 .
  [2]万三英: 学校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
  • 【发布时间】2019/9/10 19:23:03
  • 【点击频次】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