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浅议

 

【作者】 余 丽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初中语文作为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应是教师立足于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研究语文的方法和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来源于知识和方法,能力反过来制约知识掌握过程的速度、深浅和成效,因此,应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认为应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阅读,质疑,议论,归纳,灵活应用。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培养阅读能力主要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材,以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会自觉去阅读那些优秀的作品,开阔视野。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上课听一听老师讲课,课后做一做练习算完。这样其实是浪费了时间,也没什么效果。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前面的导语合 课后的研讨练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去找重点,找关键,归纳主题思想。在讲评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肯定、点拨,以增强学生的信心。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 质疑能力的培养
  质疑就是教师不断地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情境,根据知识的认知过程创设条件,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去主动发现新知识的精髓及其发展规律。因此,质疑是学生自学能力的表现。如果学生在读书后,能提出自己不懂的或不同见解的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有了提高。开始阅读时,学生往往理不出头绪,提不出问题,教师可预先给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时,先提出问题:① 作者用“从……到……”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联系在一起,有何用意?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③ 三味书屋是不是“我”的乐园?为什么?④ 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样,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教师不再出思考提纲,学生也能抓住重点,提出问题了。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通过讨论归纳,学生才能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胆探索,才能学得快、学得多、学得深、学得巧,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 议论能力的培养
  议论就是学生对信息的过滤。通过议论,让学生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在议论中明辨是非,求得统一,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是打开思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代表性问题,充分让学生展开议论,最后归纳得出答案。这样学生在议论中积极思维,思想活跃,既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又使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 归纳能力的培养
  归纳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使之达到系统化、条理化。它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强化认识和进一步地探究,使学生独立地系统地整理知识,使学生能力逐步完善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需要做到:第一,启发学生逐步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具体问题抽象化,解题途径规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分析问题条理化,新旧知识类比化。第二,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如可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简单归结为主要内容加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式,通过比较、综合分析得出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和规律。第三,总结学习方法,拓宽知识视野。主要采用学法指导,出自学思考题,在一定要求下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多读多思。只要教师细心指导,学生归纳能力是能够得到逐步提高到的。
  五、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发展的最高层次。教师应给学生一定量的应用新知识,又应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的题目,还给一些知识面较宽、难度较大、较复杂的综合性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要解决问题,还应考虑不同的方法,并能选择最优解法,同时还应选择在特定情况下所采用的特定方法。这样做有利于掌握“双基”,以新带旧,举一反三,因材施教,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创造力。
  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对眼前的学习有利,更能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9/9/10 19:23:20
  • 【点击频次】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