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作者】 梁小妹

【机构】 广西贺州市建设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小学生对应用题的应变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中学后续的应用题学习会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从师生两个不同主体入手,通过课堂观察、访谈、作品分析等不同方法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学上的困惑,对此进行总结从而得出结论,提出实质性改进策略,以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学会走向未来、适应生活及个体发展所需要的教学;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获得解决实际问题必需的数学;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以不同方式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本人在改变应用题教学方式,开放应用题教学素材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地位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积极的情感态度。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眼光去看待为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为初中数学学习做准备
  小学数学的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简单的代数知识等;以及实践与应用。因此小学数学侧重的是打下数学的基础。
  初中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由此可见,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又是建立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小学数学是为初中初等数学的学习在做准备,其中小学数学应用题又是小学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小学数学知识掌握的较高表现形式,小学数学应用题掌握的好坏,可以从某一方面对初中数学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初中学习初等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备学习初等数学的重要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正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应用题的教学也培养着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一种动手操作,实践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使学生学会多种思考方法;通过解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耐心细致、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那些需要经过周密思考,反复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应用题的学习过程中,探索数学知识的真正奥秘所在。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应用题教学之所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在于应用题涉及的事物广,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不易从各种事物中去发现解题方法和思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利用应用题的条件、问题的拓宽和变换,能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使思维具有全面性、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掌握不停留在原有认识上,而是随着认识的深入,不断深化,发展学生的认知素质。
  解答应用题时,要把情节各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要依据数学的方法寻找解题思路,通过理解题意,分析条件,想象事物发生的情景,分析题中数量关系,从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出合理解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抓好应用题的基础知识和解题基本训练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寻求解答思路和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思维,促进知识素质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
  (一)题型过于单一化
  目前,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化的问题,绝大多数小学使用的数学教材中的应用题都是以图画或者表格为主要呈现形式,容易使小学生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不利于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应用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内容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现阶段,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所使用的例题内容过于陈旧,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未能将应用题题目和小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语言,在理解题意方面存在较大难度,不利于应用题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应用题教学模式不先进,按照灌输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小学生应用题掌握能力不足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师学活动方式十分单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理念提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分析,教师的教学观念并没有得到改观,师生互动方式十分单一,学生主体地位未全面体现出来。应用题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互动交流机会甚少。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整个课堂学习气氛十分压抑,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模式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各项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对策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实际生活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是儿童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与他们身心发展过程同步。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许多学生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密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生活化教学尤为必要。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根据本班男女生情况编了这样一道应用题:“我们班有男生2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2,我们班共有多少人?”作为例题,该题把抽象的知识用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情节表示出来内容又贴近学生实际,因此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很快得出结果,根据得出的结果再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就简单多了,从而很容易地寻找出解题方法。
  从学生身边实际出发,开放应用题教学素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兴趣,并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如学习长方体体积以后,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长方体沙坑中的体积,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长方体的长和宽。在测量沙的高度时,遇到困难,经过反复实践,学生终于找到了测量方法,即先用直尺插入沙坑底部量出沙坑的高度,最后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出沙坑中沙的体积。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需要实践,还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动手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解答应用题。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分解展现圆柱表面积是等于其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该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知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表达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要创设机会,多让学生说明解题思路与算理。借助操作实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学会按操作实验顺序把实验操作过程完整地表达出来,真正发挥操作实验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3.培养自学能力。教学时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读题,通过读题理解题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归纳出解决应用题的一般规律和步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三)重视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让学生把握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引导学生多角度,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异想和假设,这是思维创造性的表现。如解答:“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单独做各需要8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几天完成?”按照常规思路解答,应为1÷(1/8+1/8)=4天。在计算中,有的学生想(1÷2)÷1/8=4(天)和1÷1/8×1/2=4(天)的解题思路,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理由;还有学生大胆地提出了8÷2=4(天)的设想。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正是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解题方式充分展现了求异的思维成果。
  2.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分享创造喜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面对全体,又要兼顾差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数学教学,自主参与,各得其所,各有所乐。例如,解答应用题:“A、B两地相距72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开出,甲每小时行100千米,乙每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有的用算术法解:720÷(100+80);有的用方程解,设两车X小时相遇,依题意得:(100+80)X=720;有的用按比例的方法解:100:80=5:4,5+4=9,相遇时间:720×5/9÷100或720×4/9÷80。以上这些解法放映了学生认知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劳动,不强求一律,让学生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解答,尽可能发挥其潜能。
  3.培养思维严密性,打好创新基础。思维的严密性是指思考问题时,周密无漏洞,有理有据,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如学生在解“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1分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做这个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时?”我先让学生依照题目中的条件做完,接着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改成一油桶,并把求水桶用的铁皮改为求油桶用的铁皮,其余不变。改题后要求学生说出各自对新题的见解。第二天上课时,再提出这个问题,经过观察比较,大家统一了看法:水桶一般是没有盖的,而油桶都是有盖的。因此,原题改为求油桶铁皮后,解法与原题解法不同。这样教学,让学生亲自去寻找正确答案的依据,不但使其思维严密,而且教会了他们学习、探索的方法,打好了创新基础。
  总之,只要我们努力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点”,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从面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葛娟娟.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8):125.
  [2]陈振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76.
  [3]王喜红.试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8(11):108.
  [4]朱照霞.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151.
  [5]林朝琼.生活化角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4):69.
  [6]李培芳.从训练思维到领悟思想——例谈“开放题”的教学策略[J].新教师,2014(Z1):69-70.
  [7]马德录.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7(08):57-58.
  • 【发布时间】2019/10/14 16:49:07
  • 【点击频次】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