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高中政治问题情景的创设

 

【作者】 高顺奇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驷马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问题情境教学是非常有效,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对高中政治教学情境性进行适时的、适度的把控,精选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益处。本篇文章将对具体的提高高中政治情境的创设进行阐述,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政治;问题情境;适度;措施;创设原则

  一、问题情境要设置适度的问题
  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性质”时,我是这样设问的:我国国徽的含义是什么?国徽,大家都常见,却未必清楚它的构成及象征的意义。这么一问,立刻就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我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十分自然地导入了新课。学生的注意力被抓住了,接下来的教学就很容易进行了。
  其次,问题的设置要从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角度出发。例如: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一国两制”伟大意义的理解,我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南非宣布将于1997年底前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与香港的回归有何关系?这个问题的设置切合学生关心时事、渴望了解时事的求知心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有力地说明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较好地实现了教学任务。结合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学生就很自然地加深了对“一国两制”伟大意义的深刻认识了。
  再次,设置的问题要有难度。设置的问题如果太容易,则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起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所以,设置有些问题需要变换角度,增加难度,以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讲我国的国家职能部分“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建设的必要性”时,如果就问题设问:我国的国家职能活动的主体是什么?学生会笼统地回答:国家机关。如果换个角度: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号召,这是不是在履行国家职能?由于变换了角度,这个问题的难度显然加大了。那么,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执行国家职能的只能是国家机关,而不是党的机关,使学生对国家职能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另外,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设置的问题如果太难,学生回答不出,就会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该具体一些,难易要适中。例如:在学习“我国的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一知识点时,如果这样设问:如何理解“一定范围”?这就太笼统、太抽象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将这个问题具体化为如下几问:①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无?②能不能说事事都有阶级斗争?③能不能说阶级斗争有时有,有时无?④能不能说处处有阶级斗争?这四问难度适中,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能够回答得上来,通过四个否定性的设问,学生明白了所谓“一定范围”是指阶级斗争已不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也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较好地实现了知识迁移的目的。
  从纵向上说,问题的设置要具备一定的难度,那么,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这样,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点”上的信息量(难度),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面”上的信息量(跨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跨度太小,则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如果跨度太大,由于学生不可能立即想起许多有关知识而难以作答,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二、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我国剥削阶级已被消灭”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如下几问:①什么是阶级?如何划分阶级?②什么是剥削阶级?剥削阶级靠什么剥削?③怎样才能消灭
  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我国剥削阶级已被消灭”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如下几问:①什么是阶级?如何划分阶级?②什么是剥削阶级?剥削阶级靠什么剥削?③怎样才能消灭剥削阶级?这几问的难度呈梯度增加,学生每做对一步都为解答下一步打下了基础,每做对一步都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钻研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教给学生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方法。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后得以回答。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适当增加问题的梯度来增加问题的广度;也可变更问题的角度,使其具有更广泛的思维空间,从而增加问题的广度。例如: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大多数同学对此问题回答得不准确、不全面。为了增加此问题的广度,我将其转化成如下几问: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③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关系?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⑤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的关系?很明显,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降低了难度,增加了广度,也拓展了该题的内涵,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思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哲学课教学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思想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要求教师在讲授时首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情景,引用事例、表达观点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调动其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热情。经典古诗词讲究押韵,句子工整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艺术性,学生也乐意记忆,因此,在哲学课中引用与课文内容联系密切的诗句,对基本知识、观点的记忆可以起到提醒、巩固等作用。在哲学教学中,讲到《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时,我在多媒体屏幕上打出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诗《西施》:“国家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先让学生自己读并体会诗词的意思,然后通过一系列设问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懂得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将深奥的道理简单化,优化教学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厌其烦的学习,从而有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
  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也不能没有提问。同时,在每一个问题提出后,要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也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参考文献:
  [1]任晓晴. 高中政治教学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刍议[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 2011年11期
  [2]赵丹.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考试周刊》2014年 第81期
  [3]黄佳 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 2017年
  • 【发布时间】2019/11/6 16:34:18
  • 【点击频次】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