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者】 凌兴佳

【机构】 四川省西昌市太和镇九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同时小学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了解,把握教学重点,将教学活动与生活情境进行有机融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同时生活情境的融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将对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 传统课程;新课程理念;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下面就以平均数问题的教学来探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数学源于生活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问题叩开学生生活经验的闸门,让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喷涌而出,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归纳与提升,从而有效地为数学学习服务。我在教学《平均数问题》时,设计了下面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活经验、初步感知平均数。教师谈话说大家长高了不少,请五位同学汇报身高,比如149厘米、142厘米、136厘米、132厘米、146厘米,根据这些数据估计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学生踊跃发言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其中哪个数目最接近平均数呢?怎样验证?(自主验证,全班交流)。
  教学第二环节——算法创新、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有学生根据计算平均分的方法想到了用身高总和÷人数=平均身高,有的在求和的时候把五个身高都看做140厘米再多退少补、有的把全部身高看作132厘米再把少加的加进去、有的都看作149厘米、有的巧妙的移多补少、有的两个两个的加……最后通过计算发现五名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厘米,这个数据与五名同学的实际身高相比有什么特点?大家发现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接近中间的数,教师指出这是平均数的重要特征,最后共同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这样,教师运用班级中的现成资源,请五名同学报出自己的身高,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材料进行研究,唤起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旧知),激起探究新问题(新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经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兴趣盎然,不仅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还真正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事实告诉我们,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是学生熟悉的且又具有挑战性的材料。
  二、数学应用于生活
  教师的职责是尽其可能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并掌握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而是要让学生学以至用、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源于生活,更应该用于生活。
  教学第三个环节——个性展现、意义建构平均数。老师问“除了平均身高、平均成绩,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的平均数吗?”,学生说出平均温度、平均收入、平均住房面积……教师出示信息“2005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你对这条信息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有的说是把全国农村居民的年收入都加起来除以人数得到的、有的说可能是我国农村居民的年收入有高有低、还有的说收入高的可能会很高低的很低平均以后是2936元……接着教师再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年收入”?这时气氛热烈、大家踊跃发表意见,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由此,体现了现实性和拓展性。渗透了“数学无处不在”的哲学思想,强化了“知识学以至用”的价值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关注社会、珍惜资源的的人文意识和协调发展的科学观念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三、数学≠生活
  生活尽管和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数学也不能等同于生活。我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生活,分析各种具体现象,同时还要还回生活的“真实”,从自然下手。给生活以本来的面貌,给学生以自主思考的时间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真正体验、感悟数学知识。
  教学第四个环节——情境体验、活化平均数。教师谈话说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我班节目《郊游》获得了一等奖,你知道是怎样评出各班的成绩的吗?(学生答评委打分),我们看七位评委各自打出的分数:



  你能算出得了多少分吗?生:(93+98+95+83+92+96+94)÷7=93(分)
  “同意这个结果吗?”大家都同意,老师说“节目的最后得分真的是93分吗?”屏幕出示:94分!这是怎么回事?(课堂转入沉默)稍顷——有学生想到电视里的比赛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底分,这里应该也是这样,大家得到启发再次计算应是(93+95+92+96+94)÷5=94(分)。教师指出这时要结合生活的实际来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而不是生搬硬套数学知识,这样的运用才是真实有效的。最后教师请小组长根据老师本节课的表现给老师打分(并说明理由),算出平均成绩(气氛再次热烈),结束教学。
  这里计算节目得分不能以纯粹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教师不用刻意地回避。和学生共同探讨出原因,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可以理解和解释的。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这样的数学才学得活,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善于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两者之间的整合,使两者和谐统一。置身于真实化情境中的孩子们,生活和数学已融为一体,面对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会充分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多角度地思考。这样,一个个充满激情、个性独到的见解就会喷涌而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因真实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此教师就应该科学的选择生活情境,让生活情境更具探究意义,同时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发布时间】2019/11/6 16:39:54
  • 【点击频次】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