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自然灾害教学设计

 

【作者】 俞以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我国泥石流为例 

 [课标分析]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自然灾害的构成要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与危害,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与空间分布,防灾减灾的策略与措施[1]。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泥石流灾害要素的同时,通过图文信息比较分析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并根据其成因、危害提出防灾减灾措施,达到学以致用目的,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灾害观与减灾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题源自湘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但书上是以洪涝灾害为例,而本堂课以我国发生频率较高,危害较大的泥石流灾害为例,故教学内容参考选修教材Ⅴ《自然灾害与防治》中涉及泥石流灾害的部分,以导学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本堂课以泥石流灾害为例,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引导学生从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出发了解其时空分布差异及危害,从而找出防灾减灾措施,提高防御能力,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形成人地协调观。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浙江省柯桥中学高一年级学生,该校为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生源在绍兴市柯桥区数一数二,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通过对地理必修Ⅰ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地理思维,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为教学中的图、文分析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奠定基础。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区域地理背景不够熟悉,故在分析时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区域地理素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授课地点在柯桥中学地理创新实验室,内有实验器材和中国立体地形图,利用地理实验和模型图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观察泥石流空间分布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我国泥石流空间分布,逐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从鄂渝边界和青藏西部边缘两区域对比泥石流形成空间条件差异,以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两地为例分析泥石流时间分布差异,培养学生读图和获取信息能力,锻炼综合思维。
  3、通过模拟泥石流形成和泥石流防治措施实验,加深学习映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
  4、通过分析人为因素加剧泥石流和人为采取措施防治泥石流,说明人地协调的重要性。
  [重难点]
  从鄂渝边界和青藏西部边缘两区域对比泥石流形成空间条件差异,以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两地为例分析泥石流时间分布差异。
  依据泥石流成因及危害,结合生活常识,提出泥石流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1.精设计,培素养
  教师参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本堂泥石流灾害与地理核心素养相结合。收集各种区域专题地图,用以熏陶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高一的学生对区域背景知识缺乏,教师上网查找资料收集相关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料并编辑问题,培养学生综合思维;通过泥石流成因模拟和防治措施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从人类活动加剧泥石流和人为活动防治泥石流,说明人地协调的重要性。
  2.用实验,提兴趣
  整堂地理课中实验贯穿始终,学生学习兴致高。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地理课程是高中才开始开设的课程,浙江省高考改革后,不再文理分科,而是学生自主选课(七选三),要使学生今后选择地理这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地理课堂上将繁琐深奥的地理知识转化为有趣直观的地理实验,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映像还能增强其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其今后选择地理做铺垫。
  3.生为本,重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设计应以生为本。在整堂课中教师采用学生集体回答、学生自主思考、同桌商量、小组切磋、代表上台演示实验、组长上台讲解等形式。在课堂中,学生才是小主人,他们自主探索,自己动手,相互协作,突破本堂课一个又一个的重难点。教师只是在课前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在课堂中起到衔接知识和把控时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8.
  • 【发布时间】2019/11/6 17:00:16
  • 【点击频次】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