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 唐巾鸿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郭家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引导小学生们开展有效阅读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小学生语文阅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剖析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就如何引导小学生阅读展开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探讨

  对于语文这样一门基础学科而言,阅读是极为重要的。因为通过阅读,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对文章有一个总体性的把握;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用心体会;通过阅读,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等等。换句话说,阅读这一特殊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即便如此,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到阅读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对学生的语文成绩的进步与提升产生某种程度的不利影响。为此,本文以“小学生语文阅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剖析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就如何引导小学生阅读展开探讨和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阅读带来的新变化
  新课程标准可以说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各学科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自然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都非常了解和清楚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最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对于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以及情感培养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效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之所以会特别重视阅读,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只有阅读能力提升了,语文成绩才能提升,因此教师往往就会特别注重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而这些技巧和方法就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加理想的考试成绩。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很难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通过语文阅读,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学习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步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如何有效指导和帮助学生去学会阅读。
  事实上,伴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较以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教材的语文课本中增加了许多非常经典的、著名的作品,这些作品无论是在文字的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思想内容上,往往都可以给中学生带来很大的触动和感受;
  第二,新栏目的增设,如“名著导读”等可以更加有效的激发小学学生的阅读兴趣等。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材的这些变化其实都是典型的素材,为学生们更好地去思考、去体会、去领悟文章的内容,进而更好地去感受独特的作者经理,从而获取人生的感悟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对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方法的探讨与分析
  既然阅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阅读呢?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第一,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一些原本无法准确表达或者展现的东西,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例如,学生们在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并没有机会亲自看到大峡谷,所以也很难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也就很难真正形成有效的阅读,更别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了。
  为此,针对学生们的上述情况,教师可以大胆尝试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独特优势,为学生们展示一些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让学生们首先清楚地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之后,再让学生们去读这篇文章,可能效果会更加理想,至少学生首先会简单地猜测出文章大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而带着问题去阅读,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事实上,多媒体对于阅读的有效促进作用远非如此。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往往能够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情境教学法
  所谓的情境教学法,往往就是指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去为学生创设某种具体的情境,以便让学生在这种具体的情境中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内容。例如,在阅读《幸福是什么》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那种激情与情感,教师可以首先剖出这样的问题:你幸福吗?你觉得幸福又是什么?提出问题以后,给学生2-3分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并进行交流与探讨。之后,再次抛出问题“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阅读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将精力完全集中,同时更加有助于唤醒学生们的情感共鸣。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情境教学的时候,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既定的教学目标;
  此外,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符合学生们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
  再次,问题的抛出要把握好时机,因此就要求教师无比要备好教材,以便能够在合适的时机抛出问题。
  第三,感悟教学法
  感悟教学法通常就是指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仅仅要领略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完成内化。为此,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们阅读的引导和帮助,尤其是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去感悟。《母鸡》就是最好的素材,文中不仅阐述了母鸡的生活习性,更是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回想一下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事情,是否也有难忘的场景。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生活的引导,往往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情感,打开更加广阔的思路。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为此,对于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首先充分认识到阅读的这种积极效用,进而认真备课,不断创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去实现学生们的有效阅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语文阅读的主人,尽快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语文阅读过程中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王富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见[J].教学实践,2014,06.
  [2]郑学英.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言语互动的基本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
  [3]张玉娥.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6.
  • 【发布时间】2019/12/15 12:45:23
  • 【点击频次】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