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作者】 鹿安莲

【机构】 山东省安丘市体育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文学作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给人以理智的启迪,而且能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我们在读某个文学作品时,能为其中的艺术世界所吸引,在情绪上引发或愉悦或兴奋或激昂或悲哀或愤怒或感动的情绪,从而达到一种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效果,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我们该如何通过有效的文学教育来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进而全面提升其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呢?
  一、初中阶段的文学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似乎很少听到老师们讨论文学教育的方法,大多是“文学作品怎么教”之类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得文学教育有被矮化的嫌疑,使得文学教育变成“教文学作品”。“教”与“教育”的一字之差,使得应当能对初中阶段学生施以心灵滋润的文学教育变成摘字逐句的解剖式教学。因此,我们讨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首先应当探讨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中应当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
  我们讨论初中阶段文学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其另一层含义就是讨论文学教育应当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当文学的形象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象时,文学才有可能走入学生的内心。当然这里所说的喜闻乐见,不是指那种流于俗套、浮于表面的形象,如果那样理解,那就错解了文学,错解了初中学生。分析初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发现他们都是情感丰富的孩子,那我们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学形象就应当是情感丰富的形象!当然,情有大情与小情之分,情也绝不全是风花雪月,这可结合不同的作品和解读需要来确定。
  但很显然,并不是每一文学作品都是情感类的,因此我们还需要结合文学作品本身来考虑。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强调的情感更多时候是一种意境,正如王宜振《初春》中一句“一些新芽,像鸟嘴,啄得小树发痒”让学生读得如痴如醉,这不正是一种意境么?
  因此,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更多时候是一种意境,能将学生带进一种意境中的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育应有的形象。反之,那种干巴巴的麻雀解剖式的所谓“文学教育”,绝对不是真正的文学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无论我们怎样理解文学教育,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框架下永远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具体的途径去落实我们的理解。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再好的理论如果得不到实践,难免会成为空中楼阁。但实际教育又万万不能沦落为上面所说的僵化式的教学,否则我们的讨论与思考便没有了必要。于是,一个考验智慧的问题就出现了:如何将我们对文学教育形象的理解通过有效的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呈现出来?笔者思之良久,浅述如下:
  (一)初中阶段的文学教育要走出传统套路
  无论是教材上的文学作品,还是我们用以解读的其他作品,要先走宏观再走微观的教学之路。也就是说,在学生接触到一篇文学作品时,不要急于“引导”学生去阅读,不要急于发掘作品“微言”中的“大义”,相反,应当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笔者对学生的要求是,不怕悟错,就怕不悟。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将自己的理解与文学作品进行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生成许多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是教师教学的依据。而这,不正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吗?——请注意,这里我们不是刻意去“落实”这一理念,而是自然发生的!
  (二)初中阶段的文学教育要走进创新之路
  创新的根本在于在文学作品与学生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当学生在自我阅读中获得感悟之后,就到了教师作用发挥的时候了。在这种情境下,教师携带着更为丰富的认识去引导学生,引导之路便是教师的创新途径。我们可以来看一个例子,在《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多次阅读之后有了各自的感受。有学生说,“济南的冬天真好!没有凛冽的西北风。”有学生说,“济南的冬天,太阳是暖暖的,而我们这里冬天的太阳是冷冷的。”还有学生说,“济南的冬天真‘温情’,我们不如到济南去过冬天。”当然也有学生问:“现在济南的冬天还是这样温暖吗?”无论是什么样的感悟,都是学生的直觉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引领的鉴赏之路或许应当是这样的:问题的提出“作者爱的是什么?”“通过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我们看到他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说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你所感知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今天的我们已经向自然索取了很多,应当返还自然些什么?”这种由作品内向作品外,由文学至社会的教学思路,或许能够为学生开启另一种视野,这样的视野又或许可为文学教育提供另一种思路。
  (三)初中阶段的文学教育要走向多元之路
  笔者以为,文学教育切忌众口一词,否则将不成其为文学。事实上,现实中此理念并不缺乏注解,且不说经典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说我们今天的中考、高考作文命题,就已经演绎了无数个超越文学作品本身的故事。因此,对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教育,让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特别强调,在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中,只要主旨不严重偏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结论都是可以接受的。怕就怕学生的视角稍一偏离所谓的正确轨道,老师立马就将其拉回来,那样的教育不叫教育,只是一种强力的灌输。事实上,人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很多认识往往都是在有了比较之后,才会被真正认同。既如此,文学教育中偶尔的差池又算得了什么呢?
  三、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阶段性思考
  由于文学教育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也提不出终极的目标,只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思考,笔者称其为阶段性思考。
  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在经历了十多年课程改革之后,虽然名义上进入了纵深阶段,倒不如说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归,甚至可以说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倒退。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阻力很大,基本已经停滞不前,而一线的语文教学更是走回了传统的老路。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教育应当怎样进行,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在笔者看来,或许有许多仅凭自身力量而无法改变的事实,但课堂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对于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许多改革,也不一定完全要等到外部环境完善了之后再进行。事实上,像于漪、李镇西等著名语文教育家,他们并不是成长在非常好的外部教育环境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付出自身的努力去取得惠及一方的教育成果。因此,改善初中阶段的文学教育,应当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对于普通语文教师而言,多读点文学作品,多接受点文学熏陶,多思考点文学脉络,就可以在自己的文学教育课堂上游刃有余了。
  • 【发布时间】2020/2/13 19:26:46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