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双边活动

 

【作者】 罗 燕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小井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统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双边活动,须教师指路子,让学生去走;教师教法子,由学生去用;教师树样子,由学生学。由此去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由得之”,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双边活动;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边活动,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教育任务进行交往的一种关系,师生关系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新课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标的这项论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发生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智慧之光,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让教学方式“活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具体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指路子
  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完全等同于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它要求迅速有效地掌握人类的认识成果,因而不能一味地让其自行摸索踏破铁鞋。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为学生点破迷津,指路定向上,引导学生沿着正确合理简捷轻便的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的话,则我们的所有想法、方案和设计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和动力。满腔热诚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思维的门扉是教师实施教学和充分体现其主导作用的第一要素。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激起,凭借外来的简单刺激(如功利主义的引诱,教师或家庭施加的压力等)往往难以凑效,唯有成功的满足、收获的愉悦才能转化为盎然的兴趣。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当表现为把经过整理的预先包装好的一批批现成的知识“送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教之以疑”,挑起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去拿”,充分参与探求知识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善于见疑是“教之以疑”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见到不少学生语文课上提不出象样的疑问,思考的质量低劣。究其原因,要么是读书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不作深究,要么是视课文为囫囵整体,无从入手难见疑问。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障碍见疑有路,可以给学生指出自读见疑的途径:①讲读疑难字词;②注析引诗文典;③梳理层次结构;④归纳中心主旨;⑤评析章法技巧;⑥理解精警句段。为学生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洞开门径。此外,课文中有些看似闲笔的地方对表现中心有直接关系,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课堂上教师教师如能抓住这些细微之处,引导学生探幽发微,寻根究底,便有利于培养学生钻研思考的的习惯,使解疑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开展智力活动,训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二、教法子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充分体现为向学生传授方法,为学生独立探求知识提供开门的钥匙、渡河的舟楫,改送与学生金子为给学生以点石成金的指头,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我们觉得学习方法多种多样,而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打通自觉探求的思路,乃是最为紧要的。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活动,有机地指导和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的周密、深刻、富有创造性。
  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在训练学生思考问题时上下求索,左思右想,瞻前顾后,多向发散。而且要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学会触类旁通、类比推断,以促进已有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这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因而,语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由此及彼地进行联想推断的思想方法,以提高迅速地认识、理解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还要指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敢于标新求异,有意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造能力。若能加以正确引导,强化巩固,对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具有现代人素质的新型人材是意义远大的。
  三、树样子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为在学生求知探索过程中,经常提供可资借鉴和仿效的榜样,给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切实具体的辅导。具体做法是:
  用教材作例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对教材与教学相互关系的科学阐述。叶老的论断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语文教材可以作为指导学生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义的例子;二是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讲析,为学生作出如何钻研理解文章,赏析其中精妙的例子。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我们不求面面俱到,注意有所侧重。每课特意留下理解的空白,既给学生提供析疑解难的范例,以防学生起步受挫,又为学生独立思维、主动探索准备好驰骋腾越的天地。
  树“优生”当典型。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对于学习中遇到的某一个(或一类)问题,反应的快慢,钻研的深浅和思维的疏密都是有差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发现这其中反应迅捷,思维缜密,解答准确,表达清晰的“优生”(这些“优生”的人选不很稳定,他们只是“优”在某一次或某一点上),为全班学生树起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这对于学生活跃思维走向,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以教师为表率。在“教师、教材、学生”这课堂教学的三要素中,教师始终应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处不在。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智力只能由智力来发展。我们的学生对语文课抱什么态度,几乎都与任教的老师有关。因而,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做出样子,当好楷模。以自己丰富的语文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满腔的工作热忱,去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激发出热爱知识渴求知识的情感。其实,一个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其严谨不苟的教学态度,简练生动的课堂语言,工整秀丽的板书,声请并茂的课文范读,潜移默化且卓有成效地影响熏陶学生,同样是其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总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统一。教师指路子,路子要由学生走;教师教法子,法子当由学生用;教师树样子,样子须由学生学。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必须重在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由得之”,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 【发布时间】2020/2/13 19:27:19
  • 【点击频次】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