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聚焦高效课堂,提升育人质量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体育教学不但承担着强身健体的责任,更要发挥育人的功能。高效课堂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须符合体育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新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以传授学生多元化体育技能、体育锻炼方法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学习、训练、锻炼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树立自我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的体育意识,为提高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体育;恪尽职守;赏识教育;合作共赢
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高效、科学、有趣的体育课堂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现代体育教学需要打造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注重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鼓励,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师生积极互动、教学方法多元的体育课堂。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世界已普遍形成一种共识: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一定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支撑国力的首要因素是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靠教育来培养的。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哪来朝气蓬勃的未来栋梁。
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科教兴国,教师责无旁贷。
“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核心素养。学校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主体发展的重点在课堂。我们只有抓紧抓好每一节课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达到教好书、育好人的目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德服人,用心育人。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体育事业,献给学生。犹如“一粒种子,要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灌,秋天的收割,还有好多工序才能变成碗中香喷喷的米饭。教育学生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标,不再继续浇水,不去收割,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收获。”对待体育教育事业工作要专心。要做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地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与学生和谐相处,切磋竞技,共同提高,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勤勤恳恳工作,欢欢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究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二、赏识教育,激发兴趣
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真美好。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和谐社会呼唤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离不开爱心教育。初中生处于人生的叛逆期,需要体育教师的倾情关爱,需要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学生。特别的学生既包括体育特长生,也包括更需要关爱的体育学困生。
爱即教育,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有一日本学者说:“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赏识就是激励,激励就是叫人成功。激励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认知水平,注重因材施教,讲究对症下药。力求竭尽全力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锻炼兴趣,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锻炼潜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与进步的契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只要我努力,成功属于我。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赞扬的话,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可见,赏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国现代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赏识能给人带来鼓舞和力量。赏识是一枚火种,能点燃人心中的希望之火,能给成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们去欣赏每一个学生吧!
爱学生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会把爱心和敬意贡献给我们,我们的体育教学就会喜出望外,生机勃勃。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夸奖,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是浇灌学生进取心的甘泉。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永远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个有水平懂教育的教师都应该始终如一、永葆热情地夸奖学生。长期的体育教育,我总是喜欢激励自己的学生道:“很好!”“真棒!”“可以!”“表现不错!”“老师相信你!”“没关系!”“加油!”“再来一次!”“你是我们学校的希望!”等等。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能把学生引向成功。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三、师生互动,合作共赢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智力靠学习赢得,学习因方法取胜,方法经磨练完善。只有老师动,没有学生动是教育的独轮车,既不稳,也不快,只有师生互动,教育的双轮才能飞转。
高效互动,合作共赢,是体育教学梦寐以求的理想。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运动、发展的实践进程,其活动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深入沟通、有效碰撞、合作共赢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将师生互动融入其中。师生合作能够缓解或消除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不良情绪,引导师生双方进入乐教、乐学的理想境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扬教学民主,推进教学相长,创设理解型、平等型、发展型的师生关系。在促进师生互动中具有新理念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可以是师生合作、师师合作与生生合作三种表现形式。讲究合作策略,加强师生互动,需要激发合作的动机,培育健康的合作理念;创设彼此信任的合作氛围,营造愉悦的育人环境;点燃激情激趣的运动火花,激活师生共同参与的内驱力;做到平等对话合作共享,推进师生间的融会贯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进健康为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作是团队精神,合作才能共赢。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项目在学习方法上,实施师生合作互动很重要。例如:跳绳、篮球运球、掷实心球、排球垫球,做仰卧起坐、跳高、立定跳远、踢足球、前滚翻、一分钟投篮等等,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作认认真真的示范;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开展有经验的兵教兵,才能实现高效锻炼。
现代体育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要最优化,学要最大化。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注重:在教学观念上由“教授”向“学习指导”转化;建立一个把享受运动乐趣和创造性学习有机结合的学习过程;重视团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间的互教互学;扩大和完善选择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只有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与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自己的常识、见解、治学方法和态度影响学生,学生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以自己的活动、作业、学习方法影响教师,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得以统一。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这种师生的互动效应,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其实质就是要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参与”,通过锻炼出人才,出好人才。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多动脑筋,在实践中多探索,注重师生合作互动,就一定可以上好一堂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自良.打造高效初中体育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8(15);
[2]张云英.初探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
[3]钟干南.浅谈提高初中体育课堂高效性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
[4]季飞进.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J].当代体育科技.2019.(03)。
【关键词】 初中体育;恪尽职守;赏识教育;合作共赢
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高效、科学、有趣的体育课堂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现代体育教学需要打造集知识与趣味于一体,注重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要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鼓励,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出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师生积极互动、教学方法多元的体育课堂。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世界已普遍形成一种共识: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一定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支撑国力的首要因素是高素质的人才,人才是靠教育来培养的。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哪来朝气蓬勃的未来栋梁。
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可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科教兴国,教师责无旁贷。
“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核心素养。学校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主体发展的重点在课堂。我们只有抓紧抓好每一节课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达到教好书、育好人的目的。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德服人,用心育人。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立德树人。
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体育事业,献给学生。犹如“一粒种子,要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灌,秋天的收割,还有好多工序才能变成碗中香喷喷的米饭。教育学生也是一样,如果只是播下了目标,不再继续浇水,不去收割,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收获。”对待体育教育事业工作要专心。要做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地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与学生和谐相处,切磋竞技,共同提高,才能真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勤勤恳恳工作,欢欢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究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二、赏识教育,激发兴趣
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世界真美好。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无形生命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和谐社会呼唤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离不开爱心教育。初中生处于人生的叛逆期,需要体育教师的倾情关爱,需要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学生。特别的学生既包括体育特长生,也包括更需要关爱的体育学困生。
爱即教育,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有一日本学者说:“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赏识就是激励,激励就是叫人成功。激励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认知水平,注重因材施教,讲究对症下药。力求竭尽全力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锻炼兴趣,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锻炼潜力,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与进步的契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只要我努力,成功属于我。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说:“一句赞扬的话,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可见,赏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我国现代特级教师孙双金说:“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赏识能给人带来鼓舞和力量。赏识是一枚火种,能点燃人心中的希望之火,能给成功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们去欣赏每一个学生吧!
爱学生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会把爱心和敬意贡献给我们,我们的体育教学就会喜出望外,生机勃勃。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夸奖,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是浇灌学生进取心的甘泉。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永远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个有水平懂教育的教师都应该始终如一、永葆热情地夸奖学生。长期的体育教育,我总是喜欢激励自己的学生道:“很好!”“真棒!”“可以!”“表现不错!”“老师相信你!”“没关系!”“加油!”“再来一次!”“你是我们学校的希望!”等等。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能把学生引向成功。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三、师生互动,合作共赢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智力靠学习赢得,学习因方法取胜,方法经磨练完善。只有老师动,没有学生动是教育的独轮车,既不稳,也不快,只有师生互动,教育的双轮才能飞转。
高效互动,合作共赢,是体育教学梦寐以求的理想。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运动、发展的实践进程,其活动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深入沟通、有效碰撞、合作共赢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将师生互动融入其中。师生合作能够缓解或消除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不良情绪,引导师生双方进入乐教、乐学的理想境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发扬教学民主,推进教学相长,创设理解型、平等型、发展型的师生关系。在促进师生互动中具有新理念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可以是师生合作、师师合作与生生合作三种表现形式。讲究合作策略,加强师生互动,需要激发合作的动机,培育健康的合作理念;创设彼此信任的合作氛围,营造愉悦的育人环境;点燃激情激趣的运动火花,激活师生共同参与的内驱力;做到平等对话合作共享,推进师生间的融会贯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增进健康为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作是团队精神,合作才能共赢。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项目在学习方法上,实施师生合作互动很重要。例如:跳绳、篮球运球、掷实心球、排球垫球,做仰卧起坐、跳高、立定跳远、踢足球、前滚翻、一分钟投篮等等,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作认认真真的示范;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开展有经验的兵教兵,才能实现高效锻炼。
现代体育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实现教要最优化,学要最大化。将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注重:在教学观念上由“教授”向“学习指导”转化;建立一个把享受运动乐趣和创造性学习有机结合的学习过程;重视团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间的互教互学;扩大和完善选择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激发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只有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与学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与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自己的常识、见解、治学方法和态度影响学生,学生则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以自己的活动、作业、学习方法影响教师,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得以统一。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加亲近老师。这种师生的互动效应,不仅可以激活课堂,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有志者事竟成。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其实质就是要学生“人人参与、积极参与”,通过锻炼出人才,出好人才。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多动脑筋,在实践中多探索,注重师生合作互动,就一定可以上好一堂高效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自良.打造高效初中体育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8(15);
[2]张云英.初探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
[3]钟干南.浅谈提高初中体育课堂高效性的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
[4]季飞进.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J].当代体育科技.2019.(03)。
- 【发布时间】2020/3/13 17:25:20
- 【点击频次】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