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互联网+”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互联网+”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甚至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将互联网+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的识字教学中,找到最适合的识字教学方法,将有效提高小学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是一个难点,“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途径,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就会提高低年级孩子的识字兴趣,从被动识字变为主动识字,学生的学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和学的方式多样化,更加全面的去识记原本枯燥的汉字。
一、“互联网+”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网上资料、观看教学视频、观看教学微课,通过多种多样的网联网技术,来进行课前的预习。况且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媒介来学习。转变了教学的主体,从起初的教师的教为主体,变为学生的学为主体。具体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学会通过自媒体来识记不同的生字。
2、强化教学的重难点
强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教学技术通过转换教学方式来深化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相关教学技术针对性的制定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并且利用思维导图解决传统学生对教学知识点难以把握的难点,最终推进教学发展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比较难理解的字,进行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让学生反复的进行观看,从未到达突破难点的目的。
3、营造教学的多面性
“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特点具有直观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丰富学生学习资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和难点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材料。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综合化的根据本校内学生识字的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教学,以“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特性转变传统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完成识字的目标。
二、“互联网+”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化静为动,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互联网+”技术情景再现的鲜明的色彩,迷人的场景,动听的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对各种识字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成活泼生动的画面形象,多媒体直观地再现了比较抽象的文字,化难为易,使复杂的识字教学变得更为简单可行,从而突破了语文识字教学难点。
2、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使用“互联网+”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识字。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供我们参考和使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教好课本内容,还应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互联网+”技术不仅适宜于小学语文识字正常教学活动,也适宜于学生在家、在学校等任何地方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在下课或周末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识字和积累汉字量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老师应设置多元化“互联网+”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断总结识字方法,在学习一些形象字时,如“口、耳、目”等汉字时,老师可以通过数位板画出具体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象,加深记忆。通过微信、QQ等建立班级群,在班级群里进行作业展示,能针对错误即时纠正,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总之,随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互联网+”模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越发凸显其独特性和重要性。“互联网+”是新时期新型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技术的衍生,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识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3、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也是学习的一种情感动力。微课集图片、声音、动画、文字、视频于一体,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供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改变了教学过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总而言之,“互联网+”识字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等均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微课平台、通过微信、通过QQ等,教师可以把当天所学的重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课件,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直至完全掌握。现在网络普及率高,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拥有网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在课外自主选择观看包含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识字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整合,还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娟娟.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浅析[J]. 名师在线,2019(16):77-78.
[2]张庆兵.“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02.
[3]余燕.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J].才智,2019(02):95.
[4]韩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关键词】 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识字教学是一个难点,“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应用是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的一个途径,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运用互联网+中的信息,就会提高低年级孩子的识字兴趣,从被动识字变为主动识字,学生的学成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和学的方式多样化,更加全面的去识记原本枯燥的汉字。
一、“互联网+”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网上资料、观看教学视频、观看教学微课,通过多种多样的网联网技术,来进行课前的预习。况且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种媒介来学习。转变了教学的主体,从起初的教师的教为主体,变为学生的学为主体。具体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创造不同的教学情境,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学会通过自媒体来识记不同的生字。
2、强化教学的重难点
强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利用“互联网+”的相关教学技术通过转换教学方式来深化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把握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相关教学技术针对性的制定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并且利用思维导图解决传统学生对教学知识点难以把握的难点,最终推进教学发展的平衡。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比较难理解的字,进行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让学生反复的进行观看,从未到达突破难点的目的。
3、营造教学的多面性
“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特点具有直观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利用“互联网+”相关技术丰富学生学习资料,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和难点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展示更多的学习材料。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综合化的根据本校内学生识字的实际教学情况开展教学,以“互联网+”技术的教学特性转变传统教学发展的要求和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完成识字的目标。
二、“互联网+”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互联网+”技术,化静为动,将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互联网+”技术情景再现的鲜明的色彩,迷人的场景,动听的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内容中来,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良好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对各种识字素材进行艺术加工成活泼生动的画面形象,多媒体直观地再现了比较抽象的文字,化难为易,使复杂的识字教学变得更为简单可行,从而突破了语文识字教学难点。
2、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使用“互联网+”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识字。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供我们参考和使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教好课本内容,还应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互联网+”技术不仅适宜于小学语文识字正常教学活动,也适宜于学生在家、在学校等任何地方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在下课或周末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识字和积累汉字量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老师应设置多元化“互联网+”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不断总结识字方法,在学习一些形象字时,如“口、耳、目”等汉字时,老师可以通过数位板画出具体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象,加深记忆。通过微信、QQ等建立班级群,在班级群里进行作业展示,能针对错误即时纠正,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着重要作用。总之,随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互联网+”模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越发凸显其独特性和重要性。“互联网+”是新时期新型教学模式和互联网技术的衍生,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识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3、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也是学习的一种情感动力。微课集图片、声音、动画、文字、视频于一体,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供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改变了教学过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总而言之,“互联网+”识字教学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等均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微课平台、通过微信、通过QQ等,教师可以把当天所学的重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课件,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直至完全掌握。现在网络普及率高,基本上每个家庭都拥有网络,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在课外自主选择观看包含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文识字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整合,还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引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娟娟.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对教改的启示浅析[J]. 名师在线,2019(16):77-78.
[2]张庆兵.“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02.
[3]余燕.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J].才智,2019(02):95.
[4]韩梅.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 【发布时间】2020/3/13 17:32:39
- 【点击频次】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