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在诗的国度中遨游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摘 要】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亦是难点。如何教好诗歌笔者认为要做到四点:读、悟、赏、积累。如何做到这四点?
【关键词】 诗歌;感悟;赏析;积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优秀诗篇。这些都是我们的智慧宝库,值得我们慢慢的学习品味。
小学新课标中对每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求都不同。如一、二年级的孩子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级的孩子要求他们要“诵读优秀的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五、六年级的孩子要求更高,要求他们在诵读想象的基础上“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且“背诵优秀诗文60篇”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的要求,总结起来就四点:读、悟、赏、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用这样的方法,领孩子们一起畅游在诗的世界中。
一、三分诗,七分读
诗——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宋代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说“三分诗,七分读。”在诗歌学习的整个审美过程中,朗读是很关键的一环,它贯穿诗歌教学始终。要真正领略一首诗的内容与艺术价值,必须反复朗读.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在读中又分为这样几个层次:
1、初读识字
文字是感情与内容的载体。正确、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小学生的朗读都要经历,从不完全正确,到正确,从不太通顺到通顺的过程。所以朗朗首先要扫清字词障碍。切实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当然这一学习目标,可以让孩子通过借助工具书,同学互相帮助,老师纠正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2、再读识文
读诗能透视生活的历程,陶冶我们的情操和文化修养,更重要的,诗是一种韵味。为了读出诗的韵味,我常常在孩子流利读的基础上,让诗以竖排繁体字的形式出现,让子再读。我认为,虽然竖排与繁体字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都不常用到,但正是它这种遥远的历史感,“文物”的沉淀感,让孩子在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使他们的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3、精读悟情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好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诗歌不仅押韵,更有鲜明的节奏,它的文字的工整、对仗,显示在语调的抑扬顿挫之中。我们老师一般很关注诗词的形式节奏。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分别有着不同的节奏模式。一般情况应遵循如下规律:四言为“二二”节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五言有“二二一”及“二一二”节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七言有“二二三”“二二二一”以及“二二一二”节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当然,文字本身也有节奏,所以,朗读时我们还要关注文字的节奏。因此孩子在读诗时,老师要指导他们讲究声音的停顿、轻重,声调的激昂、温柔或平缓、沉重等等。让孩子在读中不仅获得音韵的美感,也能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要想让学生朗读的情感和诗词吻合,教师须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不同的诗词有着不同的情感基调,例如,《春望》——忧国忧民、沉郁顿挫,《渔家傲》——壮志难酬、苍凉悲怆,《过零丁洋》——气壮山河、慷慨悲壮……
二、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谓诗,感情是它的本根,语言是它的苗叶,声律是它的花朵,内容是它的果实。诗人以果木的生长过程为喻,说明诗歌的四个要素。这四者是密不可分的,而内容尤为重要,因为诗歌如果内容空虚,就像是无花之实一样,虽然鲜艳美丽,却徒然悦目而无实用。而古诗教学一大难点就是引导孩子准确理解诗文内容。诗词之所以难理解,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词精炼,二是爱用隐语。谜语是中国描写诗的始祖,诗人总喜欢别人仔细揣摩自己的诗,而读者总想把诗中所掩盖起来的事件看清楚。如此,两者的喜好,让我国古代诗文中多有意象和用典。那如何引导孩子理解诗文本意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1、图文结合
“诗是无形画”一首好的诗就是一幅无形的绘画。某种程度上说,诗是画的延伸,画是诗的补充,它们有相通之处。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可以诗画结合。如在教学白居易《草》这首诗,孩子不理解“离离”这个词,我用PPT呈现出原野上,田野里,山岗上到处生长着绿而茂密的草。孩子一看图就明白“离离”就是草多而茂盛的意思。又如在教学杜甫的《绝句》,我边朗读,边把这首诗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势表现出来,孩子一看画,马上明白了诗的内容,同时也有了美的熏陶与享受。
2、了解作者的生平
“诗言志,歌咏言”任何诗文,都是作者情感的宣泄,都流露着作者当时的心情、想法。写人,记事的如此,写景的也是如此。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教学中,在理解了美丽如画的景色、悠闲自在的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以后,深入体会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1)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这里的“归”可以组成什么词?(归去,回归,归家)
(3)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没有人打扰,可真是悠闲自在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4)介绍张志和的爱好,唤起学生了解他的欲望:“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鱼钩上往往不挂鱼饵。”
(5)出示张志和的介绍;
(6)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诗,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吗?(回朝做官,回到滚滚红尘里)?
如此,了解了诗人,诗词中所蕴涵的情感也就跃然心中了。
3、了解诗的写作背景
古人作诗讲究“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歌应当针对某些社会现实,具体事件而写。诗歌不仅仅抒写个人情怀,更要为现实社会政治服务。因此要想理解诗文的真正含义,常常需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如教学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时,许多孩子只理解在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如果结合写当时的政治背景: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孩子们就会更深层次的理解到:在逆境中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因此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
三、不著一字,尽风流
古人用诗文表情达意,讲究含蓄蕴藉,即把自己意欲的思想感情深深的隐藏在铸文中,虽不在字面上直接流露出来,但又能使读者在阅读时通过想象和联想品味得到,领略出无言之妙。诗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与情怀,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
如教学《赠汪伦》,我借助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踏着节拍和着歌声,体验送别时的情形。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
积跬步而至千里。古诗的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要途径。
古诗积累可以有许多方法,如分类积累,对比阅读。在教学王安时的《墨梅》时,同时对照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三首题材相同的诗对照学习,即让孩子理解到虽然同是写梅,但每个诗人都有自已赏梅的角度,每位诗人对梅都有不同的感情。这样孩子的积累就更加的系统,完整。
每位诗人在自己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把这些作品串连起来,就是他的一生。如杜甫早期意气丰发,作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期国愁家恨,写《三吏》《三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晚期慨叹艰辛,浑厚凝重,如《登高》,“万里悲秋愁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教育时报》2013年03月9日 《古诗文到底该怎么教》 武凤霞
[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4]《齐东野语》 宋.周密
[5]《诗品.含蓄》 唐.司空图
- 【发布时间】2020/3/13 17:37:53
- 【点击频次】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