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通过此探究,促使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小学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提升其阅读水平,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古诗词;群文阅读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高度重视古诗词阅读教学。意在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阅读古诗词,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力和理解能力,能独立阅读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而当下统编版教材倡导群文阅读,即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整”,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构建的过程和方式。而如何实现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即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古诗词群文展开整体性阅读,学会阅读古诗词方法,形成古诗词阅读高阶思维的过程值得探究。
一、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提出背景
(一)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的诗文160篇(段),同时针对各个学段的学生提出学习诗文的主要作用,诗文学习不仅丰富小学生的基础性文学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纵观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过程,由于古诗诗句较为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的理解能力远远超出小学生应有的水平。加之,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枯燥,冗长,直白的讲解使得教学过程缺少了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此,为小学古诗阅读教学方法的变革提出了诉求。引入全新的阅读方法,即群文阅读,深入探究古诗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叶嘉莹教授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你想我们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够好的早就被淘汰了,所以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学诗有莫大的好处。”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兴趣盎然地学诗.鉴赏诗.积累诗,从中触碰到诗词文化的温暖,传承其中的民族精髓意义重大。
(三)当前研究动态
新课标要求背诵75首古诗,但当前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且多数研究集中于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出了“抓诗眼、抓意象、明背景、抓修辞、表现手法、炼字”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但通常是就诗教诗,很难形成古诗词阅读的高阶思维与能力。古诗词的整合种类较多,可按内容、作者、情感等进行整合。但缺少对整合诗词的整体性阅读指导,即整合较为浅显,缺少对多个古诗词文本内核的深挖与探讨,因此,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二、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目标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即是指在教材的指引下,以一个固定的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多篇古诗词来进行组合阅读,让学生在多本阅读的方式中实现古诗词阅读能力的提升。研究目标为构建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其中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于教师来说,提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是当前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中,教师能够将这种教学方式积极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之中,构建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对于学生来说,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全面的阅读方式中进一步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升,让学生在不断地自我肯定中去积极主动阅读。
(三)对于学校来说,提升学校小学语文老师的教研能力。教师以古诗词群文阅读作为内容,进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校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以进行教学研究为目标的发展路径,所以说,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校进行教研活动的内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研能力。
三、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内容
一是深入学校,对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分析当前本校小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存在哪些问题。
二是对本校学生分别开展的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小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具体情况,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在实践中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
三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校学生古诗词语文群文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为寻找到更有效的、更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方法而打下基础。
四是根据当前本校学生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情况设置相应的提升策略,并进一步思索和探索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1)合理安排群文阅读内容,例如,选择传统经典古诗养品德,让孩子能够在阅读中追逐美好的品德。选择趣味阅读内容激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选择通俗易懂诗文促进步,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所读诗文的内涵,并能够逐渐提升阅读的水平(2)充分把握群文阅读主线,例如,营造阅读氛围共成长,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在班级中营造各种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安排诵读时间促积累,充分保证各项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开展多样活动增感悟,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在不同的形式中去感受古诗词阅读的魅力。(3)积极拓展阅读思维空间,例如,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拓展思维;在竞赛化阅读中崭露头角;用配套化写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巧妙开设群文鉴赏活动,例如,游戏式鉴赏激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阅读鉴赏的乐趣;在多形式鉴赏中促进对文段的理解;在全方位鉴赏中进一步了解文中的深意等。
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思路方法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小学生多学习一些古诗文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并能陶冶情操,锻炼思维,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与语文素养。如何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古诗词阅读的高阶思维与能力,实现课堂上对多个古诗词文本内核的深挖与探讨,从而拓宽学生古诗词深度阅读面,这是我们教师在做古诗词教学设计要思考的新方向。
(一)教学形式多样,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古诗文群文阅读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一是主体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理解文本内容;二是交互性,在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与古诗文本是主要的教学要素,而各要素间的有效互动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三是探究性,教师设计相应的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找到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丰富,快速有效的积累了学生古诗词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小学生多学习一些古诗文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并能陶冶情操,锻炼思维,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与语文素养。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古诗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教学内容更广,让学生对古诗文理解更具连贯性。
通常来讲,素材选择方法有五种:第一,根据同一作者进行选择。第二,根据体裁选择素材,根据绝句、律诗、词曲等不同体裁筛选诗词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也能让学生看到语言文字之妙,提高其审美能力。第三,根据意象选择素材,将意象相同的古诗词组合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鉴赏古诗文,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第四,根据时间选择素材。第五,根据表达的思想情感选择素材。这样有选择性的教学好比是一条线将无数的古诗文串联起来,让学生有个整体的认识。
(四)教学更具连续性,让诗文更有文化性。
古诗教学难就难在两个方面:
1.通过极少的字要去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写作的背景理解人物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用群文的方式就可以很轻松的理解一个诗人一生的写作方向。
2.中国文化中的意向。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同一个意向可以用不同的却很相似的东西来代替,群文阅读的方式,就可以把同一情感的文段放于一起,让孩子很容易理解诗词中的意向。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总之,通过此探究,促使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小学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提升其阅读水平,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形成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体系,丰富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1415.
[2]林琼.群文阅读:一种新型的阅读课型[J].教育探究,2014(12):4748.
[3]罗建红.小学古诗教学探索[A].基础教育,2019(3):6154.
[4]刘秉羽.整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月,2017(10):107.
[5]王海霞.小学语文的故事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3(6)总186期—117.
[6]袁义星.基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探索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及其价值取向摭谈[J].新课程(下),2014(06):6869.
[7]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报,2016(1).
[8]徐建平.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2019(3)
【关键词】 古诗词;群文阅读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高度重视古诗词阅读教学。意在通过古诗词教学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阅读古诗词,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力和理解能力,能独立阅读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而当下统编版教材倡导群文阅读,即以议题学习为任务驱动,通过多文本的“比、对、读、议、整”,实现问题解决和意义构建的过程和方式。而如何实现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即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对古诗词群文展开整体性阅读,学会阅读古诗词方法,形成古诗词阅读高阶思维的过程值得探究。
一、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提出背景
(一)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的诗文160篇(段),同时针对各个学段的学生提出学习诗文的主要作用,诗文学习不仅丰富小学生的基础性文学知识,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审美情趣等。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纵观小学语文古诗阅读教学过程,由于古诗诗句较为抽象,要求学生具备的理解能力远远超出小学生应有的水平。加之,语文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枯燥,冗长,直白的讲解使得教学过程缺少了生机和活力,直接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此,为小学古诗阅读教学方法的变革提出了诉求。引入全新的阅读方法,即群文阅读,深入探究古诗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势在必行。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叶嘉莹教授说:“其实诗的好处,你是终生受用的。你想我们中国这么千百年来,能够流传到现在的诗词,像李白,杜甫的,一定是在万千人中最好的。那些不够好的早就被淘汰了,所以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学诗有莫大的好处。”让小学阶段的孩子兴趣盎然地学诗.鉴赏诗.积累诗,从中触碰到诗词文化的温暖,传承其中的民族精髓意义重大。
(三)当前研究动态
新课标要求背诵75首古诗,但当前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以书本阅读为主,这样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且多数研究集中于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总结出了“抓诗眼、抓意象、明背景、抓修辞、表现手法、炼字”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但通常是就诗教诗,很难形成古诗词阅读的高阶思维与能力。古诗词的整合种类较多,可按内容、作者、情感等进行整合。但缺少对整合诗词的整体性阅读指导,即整合较为浅显,缺少对多个古诗词文本内核的深挖与探讨,因此,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二、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目标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即是指在教材的指引下,以一个固定的主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多篇古诗词来进行组合阅读,让学生在多本阅读的方式中实现古诗词阅读能力的提升。研究目标为构建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其中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于教师来说,提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古诗词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是当前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的研究中,教师能够将这种教学方式积极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之中,构建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对于学生来说,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全面的阅读方式中进一步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提升,让学生在不断地自我肯定中去积极主动阅读。
(三)对于学校来说,提升学校小学语文老师的教研能力。教师以古诗词群文阅读作为内容,进行研究充分体现了学校以传授知识为己任,以进行教学研究为目标的发展路径,所以说,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校进行教研活动的内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研能力。
三、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内容
一是深入学校,对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分析当前本校小学生在古诗词阅读中存在哪些问题。
二是对本校学生分别开展的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小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的具体情况,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在实践中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
三是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校学生古诗词语文群文阅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为寻找到更有效的、更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方法而打下基础。
四是根据当前本校学生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情况设置相应的提升策略,并进一步思索和探索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1)合理安排群文阅读内容,例如,选择传统经典古诗养品德,让孩子能够在阅读中追逐美好的品德。选择趣味阅读内容激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选择通俗易懂诗文促进步,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所读诗文的内涵,并能够逐渐提升阅读的水平(2)充分把握群文阅读主线,例如,营造阅读氛围共成长,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方法来在班级中营造各种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安排诵读时间促积累,充分保证各项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消化。开展多样活动增感悟,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在不同的形式中去感受古诗词阅读的魅力。(3)积极拓展阅读思维空间,例如,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拓展思维;在竞赛化阅读中崭露头角;用配套化写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巧妙开设群文鉴赏活动,例如,游戏式鉴赏激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阅读鉴赏的乐趣;在多形式鉴赏中促进对文段的理解;在全方位鉴赏中进一步了解文中的深意等。
四、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思路方法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小学生多学习一些古诗文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并能陶冶情操,锻炼思维,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与语文素养。如何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古诗词阅读的高阶思维与能力,实现课堂上对多个古诗词文本内核的深挖与探讨,从而拓宽学生古诗词深度阅读面,这是我们教师在做古诗词教学设计要思考的新方向。
(一)教学形式多样,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古诗文群文阅读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一是主体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理解文本内容;二是交互性,在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与古诗文本是主要的教学要素,而各要素间的有效互动是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三是探究性,教师设计相应的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找到答案,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丰富,快速有效的积累了学生古诗词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让小学生多学习一些古诗文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并能陶冶情操,锻炼思维,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与语文素养。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古诗文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教学内容更广,让学生对古诗文理解更具连贯性。
通常来讲,素材选择方法有五种:第一,根据同一作者进行选择。第二,根据体裁选择素材,根据绝句、律诗、词曲等不同体裁筛选诗词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也能让学生看到语言文字之妙,提高其审美能力。第三,根据意象选择素材,将意象相同的古诗词组合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鉴赏古诗文,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第四,根据时间选择素材。第五,根据表达的思想情感选择素材。这样有选择性的教学好比是一条线将无数的古诗文串联起来,让学生有个整体的认识。
(四)教学更具连续性,让诗文更有文化性。
古诗教学难就难在两个方面:
1.通过极少的字要去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同时还要注重写作的背景理解人物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用群文的方式就可以很轻松的理解一个诗人一生的写作方向。
2.中国文化中的意向。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同一个意向可以用不同的却很相似的东西来代替,群文阅读的方式,就可以把同一情感的文段放于一起,让孩子很容易理解诗词中的意向。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
总之,通过此探究,促使群文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小学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中提升其阅读水平,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使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从而,形成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体系,丰富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1415.
[2]林琼.群文阅读:一种新型的阅读课型[J].教育探究,2014(12):4748.
[3]罗建红.小学古诗教学探索[A].基础教育,2019(3):6154.
[4]刘秉羽.整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下月,2017(10):107.
[5]王海霞.小学语文的故事教学策略探析[J].学周刊,2013(6)总186期—117.
[6]袁义星.基于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探索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及其价值取向摭谈[J].新课程(下),2014(06):6869.
[7]刘大伟、蒋军晶.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价值及实践路径[J].南京晓庄学院报,2016(1).
[8]徐建平.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边塞诗的魅力”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2019(3)
- 【发布时间】2020/4/21 18:12:40
- 【点击频次】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