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作者】 代孟花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东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后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审题能力息息相关,审题始终贯穿于数学学习整个过程中,对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起到促进作用。主要从数学审题能力入手,探讨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审题能力;有效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或听到很多家长反映同样的一个困惑:许多学生数字抄错,或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盲目解题而导致错误。确实,一些学生存在着这样的一个现象: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分析它的错误原因,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对题目的审题能力的欠缺,是缺少审题的习惯和审题的技能。如何通过教师的教来减少这些可避免问题所占的比率?如何审题更加有效?
  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审题,培养学生自主审题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的时间非常宝贵,大部分教师总会充分地利用好每一分钟,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每出示一题都带领学生细细地分析题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讲得细致,学生听得认真,可还是有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无法提高。因为这种包办代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基本没有,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其次要在阅读时注重思考。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训练学生读准、读通。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通过默读自主理解题意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内容,给他们一定的时间独立地从题目中获取数学信息,了解需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而不要使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分析讲解。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在独立解题时,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观察、分析,自觉养成仔细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将学生的其他发展能力进行提升。由于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所认识的字很有限,在做题的时候往往会需要数学教师的帮助,在二年级的时候教师减少对数学题目的读题量,直至小学生自己将所做的题目弄明白,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学生学会认真听讲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不知道数学题目的要求是什么。在学生进入二年级的时候,教师应当逐步放开学生,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完成读题作业,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读的能力很是关键,尤其是进行大声朗读更具有很大的意义。不管是通过读还是听,学生都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整理,然后提取有效的信息。另外,学生的写和说的能力也同等重要,规范、严密以及准确清晰的写和说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理解,这样的训练应当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加练习,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使得学生能够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通过动手操作,辅助学生快速审题
  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审题时,审题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其中包括信息输入和信息处理及信息再输出,因数学语言比较精简和抽象,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阻碍,从而增加审题难度。教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含义,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动手操作平台,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寻找更多适合的审题思路。在低年级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答需要结合图形运用,若学生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可能影响后期的数学知识学习,如学生数数时极易出现数错或数漏等情况,最终影响解题判断力,要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标记,用√或О等标识对题目边数边记,起到认真审题的作用。例如:学习“位置与顺序”时,从左边数第4个圆圈,需要学生将其涂上相应的颜色,之后左数前4个圆圈圈出?而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两个题目进行仔细审题,将题目中的“左”、“4个”、“第4个”进行重点标识,避免解题时出现错误等,学生通过这一方法还可以将其应用到其他数学解题中,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相关知识。
  四、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反向思维
  检查是过自己做题过程的重新审视,是数学解题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学生不重视对已达试题的检查,在少量的检查学生中又表现为走马观花和注重数学运算的检查。例如,在数学应用题的检查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只对自己列出的数学式子进行检查,检查是否运算错误。当然这些是需要的,但是数学式子是根据数学问题得出的,数学检查不仅是对式子运算准确率的检查,更为重要的是对式子准确性的检查,而数学式子的准确性依赖于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对数学试题的解答一种方法是重新分析试题,重新列数学式子,重新解答,看两次的式子和答案是否一致,这也是大多数学生采取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反向推理进行验证。例如,在加法的运算中根据减法进行验证,在除法的运算中根据乘法进行验证。表现在数学应用提供,则是把已求得的问题,当成已知条件,进行试题的反向推理。同时,也可以将数学试题想象成生活的实际事物进行验证,看看在实际场景中是否成立。
  五、关注小学生的日常经验积累,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经验积累,对于提升数学审题能力也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当前小学数学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选题上都越来越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日常积累与知识运用能力,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审题能力。例如,在数学题中,经常会出现与钟表相关的题目,这些题目的基本特点是都以钟表的了解为前提,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考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钟表的运行细节,在对这类型的题目进行审题时就会得心应手。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生活,以后也将更多的应用到生活之中。因此在培养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审题能力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日常观察能力,通过日常经验的积累,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审题能力。
  导致学生解题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因为审题水平较低而导致的解答偏差是完全能够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味地将学生审题出现偏差归咎于学生的马虎大意,学生之所以养成马虎的习惯也是因为教师在某些方面的教学不到位所导致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因此,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切实掌握教学当中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在不断地探索中提升学生的审题水平。
  参考文献:
  [1]雷美琴.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途径探讨[J].新课程(中),2011(9).
  [2]张卫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J].教学管理,2013(35.
  [3]董会娟.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4).
  • 【发布时间】2020/4/21 18:24:38
  • 【点击频次】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