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中考数学复习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中考复习是整个初中教学的一个关键阶段,如何提高中考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是摆在每一个毕业班教师面前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初中三年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掌握好的方法,解题技能有明显的提高,迅速提高数学成绩,教师起着一定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一、认真研读中考说明,制定具体有效的复习计划
按照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提出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熟知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仅在两个多月的有限时间内全面完成任务重难度大,这就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计划中目标要明确,计划好复习时间、复习重点、复习基本方法,计划好如何挖掘教材,使知识系统化,训练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数学思想等。做到考点清晰,落实好每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和达到的目标,安排好综合训练的时间,达到查漏补缺。综合复习应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完成由厚到薄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近来数学试题类型及考试改革的情况,定位考试方向,理清考试命题思路。
二、仔细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在进行初三复习备考中,应该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学业考试要求是基本的、基础的,考察整体教学效果为目的的,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深度揣摩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还需教师开阔视野,寻找新颖题型,以及领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领悟的过程中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命题,主要想考察些什么,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中的什么理念与要求,类似的题型还有那些,应以“如果我是命题者,我会怎么命题”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问题,以此来指导复习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去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准备精点题型。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或练习题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试题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一)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指学科组复习计划、教师个人复习计划、学生自己复习计划。复习计划要结合本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阶段要求、采取的措施、想要达到的效果等。
(二)阶段复习的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阶段——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沟通联系
以“中考纲要”为标准,以“单元”、“章节’为顺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打破章节限制,可以重新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成三大体系,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再细分为十大单元,即: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概率。在单元复习中,不限于单一知识点,而是建构梳理完整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素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知识有机地整合、综合,对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使学生真正的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复习知识时,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点间进行纵横分析,归纳和梳理。中考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做题和分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复习的重点、难点要明确,例如,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基础的必须掌握,不作要求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配置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每道习题的讲解,力求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由于内容较多,提倡用多媒体教学,或提前将习题课前印发给学生,以节省时间。
第二阶段:专题研究阶段——把握重点抓住考点 训练思维
分七个专题,即:规律探究性问题、函数图像问题、方案应用设计问题,四边形探究问题、几何运动变化问题、圆的相关证明问题、抛物线下的几何探究问题。例如,在应用问题专题复习时,又设定了方程的应用,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现以函数的应用中的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分析做法,一次函数应用是近几年的中考必考考点,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其中,结合图像分析信息问题是学生的最头疼的地方,应该搜集题型,解答典型问题时,师生一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有了明确的思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再把各类专题由浅入深,按不同梯度,不同类别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道发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掌握其实质,运用自如。
本阶段教学运用启发式复习模式: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完成——总结反思——发散提高。具体复习采用题组复习法:递进题组——深化问题揭示规律,类比题组——举一反三归类迁移,化归题组——纵横联系提高效率。
第二轮复习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对老师水平的考验,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知识的扩展运用能力非常关键,专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基础水平、重视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提炼。这样才能提高优秀率,才能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阶段:模拟讲评阶段——综合模拟查漏补缺调适心态
这一阶段我采取紧锣密鼓的“考——批——讲”程序,以考代练,让学生在真枪实弹中迅速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计划每周考三套模拟试卷,因为只有在考试中才能暴露出问题,只有在考试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的最大问题——无谓的失误,才能逐渐变少,使学生很快走过——害怕考试——对考试麻痹——从容面对,这几个阶段,才能真正发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做到:1.精心设计讲练模拟题。试题的选择、题目的效度、区分度及练习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2.讲练要恰当。讲中有练、讲中有思,练要得法、练要有度,讲解要及时、到位、透彻;3.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利用多种方式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与进步;5.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漏。
第四阶段:考前浏览——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是考前休整阶段,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再重要,学生的紧张程度已达到极限,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把做过的试卷进行浏览,是查漏补缺,有轻有重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浏览一下教材,也可以浏览自己的错题集。
四、 要进行迎考心理素质训练和考试方法的指导
学生要取得好的考试成绩,除了需要扎实的基础外,最佳的情绪状态和正确科学的答题顺序与技巧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临场艺术”指导和培养,消除部分学生临场紧张情绪和对考试无所谓的消极不良心态,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考前一周对学生的心理调适非常关键。
要求学生:(1)让学生回归课本回归《中考纲要》,进一步明确重点、考点,做好自由复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2)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与方法。从前到后、由易到难;沉稳答题、戒骄戒躁;不言放弃,誓得高分。(3)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考前的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复习应考心态;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有效进行自我放松。
总之,中考复习应得法,应扎实有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获得成功的秘诀,只要尽自己所能,调整好考生的心态,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如意的成绩。作为一名九年级的数学教师,要精心地为学生准备好总复习这一关,带领学生打胜中考这一人生重要战役。
参考文献:
[1] 孙全宏.中考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 [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5):108-109.
[2] 白海鹏.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中的解析思路和新方法[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56.
[3]王丽娟.数学课堂审题教学观察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4).
一、认真研读中考说明,制定具体有效的复习计划
按照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提出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熟知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仅在两个多月的有限时间内全面完成任务重难度大,这就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计划中目标要明确,计划好复习时间、复习重点、复习基本方法,计划好如何挖掘教材,使知识系统化,训练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掌握哪些数学思想等。做到考点清晰,落实好每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和达到的目标,安排好综合训练的时间,达到查漏补缺。综合复习应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对知识体系完成由厚到薄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近来数学试题类型及考试改革的情况,定位考试方向,理清考试命题思路。
二、仔细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
在进行初三复习备考中,应该研究近年命题趋势及考题热点。学业考试要求是基本的、基础的,考察整体教学效果为目的的,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效果,深度揣摩命题的难度要求、命题变化形式。还需教师开阔视野,寻找新颖题型,以及领会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领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在领悟的过程中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命题,主要想考察些什么,体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中的什么理念与要求,类似的题型还有那些,应以“如果我是命题者,我会怎么命题”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问题,以此来指导复习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去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准备精点题型。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或练习题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试题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选,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一)科学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指学科组复习计划、教师个人复习计划、学生自己复习计划。复习计划要结合本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阶段要求、采取的措施、想要达到的效果等。
(二)阶段复习的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阶段——全面复习 夯实基础 沟通联系
以“中考纲要”为标准,以“单元”、“章节’为顺序,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复习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打破章节限制,可以重新将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成三大体系,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再细分为十大单元,即: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统计,概率。在单元复习中,不限于单一知识点,而是建构梳理完整的知识系统形成学科知识与思维素养,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知识有机地整合、综合,对知识进行全面梳理,使学生真正的构建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复习知识时,不是简单的对知识的重复,而是对知识点间进行纵横分析,归纳和梳理。中考对每个知识点的要求让学生明确,做题和分析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复习的重点、难点要明确,例如,函数中的动点题是现在出题的热点要多做,但不要做太难的题,以会为主,基础的必须掌握,不作要求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习题的配置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每道习题的讲解,力求师生互动讲练结合;由于内容较多,提倡用多媒体教学,或提前将习题课前印发给学生,以节省时间。
第二阶段:专题研究阶段——把握重点抓住考点 训练思维
分七个专题,即:规律探究性问题、函数图像问题、方案应用设计问题,四边形探究问题、几何运动变化问题、圆的相关证明问题、抛物线下的几何探究问题。例如,在应用问题专题复习时,又设定了方程的应用,函数的应用,不等式的应用。现以函数的应用中的一次函数的应用为例分析做法,一次函数应用是近几年的中考必考考点,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之一,其中,结合图像分析信息问题是学生的最头疼的地方,应该搜集题型,解答典型问题时,师生一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有了明确的思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再把各类专题由浅入深,按不同梯度,不同类别与学生一起分析、研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一道发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掌握其实质,运用自如。
本阶段教学运用启发式复习模式: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合作交流——师生完成——总结反思——发散提高。具体复习采用题组复习法:递进题组——深化问题揭示规律,类比题组——举一反三归类迁移,化归题组——纵横联系提高效率。
第二轮复习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对老师水平的考验,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知识的扩展运用能力非常关键,专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基础水平、重视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的提炼。这样才能提高优秀率,才能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第三阶段:模拟讲评阶段——综合模拟查漏补缺调适心态
这一阶段我采取紧锣密鼓的“考——批——讲”程序,以考代练,让学生在真枪实弹中迅速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计划每周考三套模拟试卷,因为只有在考试中才能暴露出问题,只有在考试中才能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的最大问题——无谓的失误,才能逐渐变少,使学生很快走过——害怕考试——对考试麻痹——从容面对,这几个阶段,才能真正发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做到:1.精心设计讲练模拟题。试题的选择、题目的效度、区分度及练习方式时间安排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2.讲练要恰当。讲中有练、讲中有思,练要得法、练要有度,讲解要及时、到位、透彻;3.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4.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不抛弃。利用多种方式鼓励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与进步;5.及时发现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补漏。
第四阶段:考前浏览——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是考前休整阶段,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不再重要,学生的紧张程度已达到极限,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把做过的试卷进行浏览,是查漏补缺,有轻有重而不是面面俱到,可以浏览一下教材,也可以浏览自己的错题集。
四、 要进行迎考心理素质训练和考试方法的指导
学生要取得好的考试成绩,除了需要扎实的基础外,最佳的情绪状态和正确科学的答题顺序与技巧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临场艺术”指导和培养,消除部分学生临场紧张情绪和对考试无所谓的消极不良心态,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考前一周对学生的心理调适非常关键。
要求学生:(1)让学生回归课本回归《中考纲要》,进一步明确重点、考点,做好自由复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2)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与方法。从前到后、由易到难;沉稳答题、戒骄戒躁;不言放弃,誓得高分。(3)调整好自己心态的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辅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考前的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复习应考心态;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有效进行自我放松。
总之,中考复习应得法,应扎实有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获得成功的秘诀,只要尽自己所能,调整好考生的心态,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如意的成绩。作为一名九年级的数学教师,要精心地为学生准备好总复习这一关,带领学生打胜中考这一人生重要战役。
参考文献:
[1] 孙全宏.中考数学总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 [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5):108-109.
[2] 白海鹏.浅谈初中数学总复习中的解析思路和新方法[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56.
[3]王丽娟.数学课堂审题教学观察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4).
- 【发布时间】2020/4/21 18:45:54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