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庞则荣

【机构】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是中学阶段考试科目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对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来说,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大难题是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感知和理解还不深,加上在小学时期的语文底子很不扎实,更加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村中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语文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中学生语文,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有关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水平趋于下降。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语文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于一般农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导致很多学生的启蒙教育不够好,甚至到了初中,还有学生不会讲普通话。学生中很多人的基础不扎实,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理解能力薄弱,思维不够活跃。有些学生甚至觉得我们的母语就是语文,自然就会的,没有必要太认真地去学,认为上课听明白,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加上由于经济问题,很多学生都仅有一本课本,没有工具书和相应的复习资料等。这些不利因素一起导致农村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不起来,学习提不起劲,因而语文水平逐步地变为低下水平。
  二、 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农村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
  对七年级到九年级的部分农村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七年级绝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学语文,八年级有大部分的同学对语文感兴趣,九年级一小部分的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刚开始时很多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愿望,也曾暗自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但由于他们中的大部分缺乏毅力,短时间内没有达到他们预期想要的效果,就会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由此,想学好又怕吃苦的矛盾心理就冒出来了。有的学生在做语文练习一旦遇到复杂的题目时,容易产生焦虑、害怕、缺乏自信心等心理障碍。特别是语文测验的时候,有些语文基础差的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就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自暴自弃。
  2.存在教学条件差距
  市直学校的学生学习条件优越,家长也会全力配合学校、教师开展的工作。农村孩子的学习条件不够优越,农村家庭的父母天天忙于干活,也有部分家长外出打工,真正能够重视、关心孩子学习的很少。
  三、 改善农村语文教学的方法
  1、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就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校外同行和网络上多学习先进的适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方法,教师要遵循“精讲、善导、多练”的教育教学原则,尽量让学生学会表达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同学之间分享,学会表达并乐于用文字记录下来。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匈牙利的语言学家卡莫·洛姆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兴趣=结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可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营造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本人带入文中的角色的片段,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坚持让学生阅读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籍,并要求学生轮流有准备地讲解让他们自己印象深刻的章节,然后由其他同学回答简单问题,学生们要认真准备,边听边分析,思考并回答问题。
  (2).巧妙利用宣传语、名人名言等,诱导其兴趣?。
  比如:开展搜集宣传语和名言警句竞赛,能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寓教于乐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让学生们在愉悦的知识抢答活动中氛围中积累句子。在这些竞赛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积累一些知识,对日后语文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会觉到很有成就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3).组队体验成功,获得乐趣。
  当代中学生的表现欲强,尤其是在教师与同学的激励和赞扬下,他们会更加持续自主学习取得好成绩。我们可以在班级中分几个小组,以优带差,让小组长充分发挥带头学习作用,让本小组的成员收获了更多成功的乐趣。优秀个人奖励一片叶子,优秀小组奖励一个小果实,这样学生们看着本组的小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高了。
  学生一旦对语文感兴趣,那么学习语文对他们来说便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保持农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可以更协调、更好地发展。
  3、 融洽师生关系,有助于开展教学。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近年来,很多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初中,他们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学习动力不强,他们渴望被关爱被重视。农村初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并与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可促进师生间的互动,有益教学。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要从自我做起,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民主、平等与和谐的。
  四、 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了现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以及部分解决困难的对策。农村青少年语文的兴趣培养,需要教师学生共同的努力。当教师队伍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涵养、我们的语文课都闪烁着情感的阳光时,他们定会发展得更全面、精神更加丰富,农村中学生的情感发育肯定会果实累累,同学们上语文课的兴趣也会经久不衰。由于本人知识能力有限,对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的分析难免有所缺漏,有些不足点也没能全部完整列出。希望未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其中,为中国农村语文教学事业添砖加瓦。
  • 【发布时间】2020/4/21 18:46:21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