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 李青莲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教育局教学研究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为适应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实践,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必不可少。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介绍了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和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几个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粗略方法。
  【关键词】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生物学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前沿学科,具有知识量大、系统性强、与其他学科学科紧密联系的特点,是一个涵盖大量知识的学科,知识点多而杂,要上好一节高质量的生物课并非易事。初中生物学科教师应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建立新的教学理念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的新形势,我在学习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应用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本着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为出发点,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观念。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观,新课改下,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优良个性品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学方法,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观。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想要进行学习时,教学效率才会大幅度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选择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当然,这个爱好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课本内容的“深挖掘”,简单地说就是要在平凡琐碎的知识中发掘出一些“新意”,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终将学习由一种任务简化为一种习惯。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其实可以渗透到各个层面上,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授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诱导启发学生,让学生根据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想象一下动物细胞的结构,并将自己想象的样子用笔画下来。然后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沟通大家的想法。最后询问大家是否有想看真正动物细胞的想法。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步调,对知识进行有意识的探索性学习。
  三、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践
  新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做法,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不仅可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相关探究性实践,从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如学习“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为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哪些食品是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的进行的,通过调查实践,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同步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合作的科学素养;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设计实验,亲身尝试制作面包、酸奶和甜酒等食品。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大胆实施,加深了解实验方案的内容、设计实验的一般程序和遵循的原则,进一步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实验器材的选定、实验结果的预测、实验结果观察等基本技能,从而使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四、注重教学过程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提问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如何实现有效的问题设计是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探讨的一个问题。课堂提问要遵循“以人为本”,课堂提问要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首先,教师要了解所在班级的整体水平。这是进行提问设计的基础条件,对整体水平的了解有利于教师把握提问的大致范围和方向。其次,要了解学生的个别水平。哪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强且对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都需要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在提问过程中体现出差异性。在提问基础较好的同学时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问基础稍差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能够顺利作答,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物教师还应该通过日常提问和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对于大部分学生掌握不好的重点难点加以重视,并在提问过程中加以体现,这样就能对知识更好地进行强化和巩固。
  初中生物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不仅是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有区别地和有计划地提问,而且还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在提问时注意问题的设计,高层次、发散型、加工性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就能够成为有效性提问。
  五、课堂讲授要注重精讲 
  依据认知的规律,精讲既要有层次性,还要有针对性:一是针对学生质疑的问题,二是针对教学目标,教师抓住重点“少而精”的剖析,扣住难点“对症下药”的点拨,帮助学生的思维朝着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教师在精讲前要分清主次,通览教材,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分析教材的重点内容,对于教材中重点内容和一般知识,应区别对待,绝不平均使用力量。只有抓住了重点内容,才能谈得上“精讲有梯度”。如在八年级生物下册《遗传的物质基础》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自学情况,重点针对什么是遗传信息这一问题,着重精讲遗传信息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受精卵内含有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并且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要想让学生对前面四个知识点能有一个深度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容易,因为学生之前也有些关于DNA,基因的知识,但并不理解这几种物质的关系,所以这节课我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并不按照书本的顺序安排课堂教学,而是着重引导学生知道细胞中贮存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然后再精讲每种生物中都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而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其中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DNA上的片段。这样的梯度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遗传物质的关系。最后把提出的问题解决了,同时又总结出: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这一知识目标。精讲要讲究方法,教师精讲宜采用“点拨式”教学法,针对学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评。“点拨式”教学以“问题”作为载体,要求教师以强烈的学法指导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昧的方法点拨学生学习。 
  总之,学好生物学科是每一个初中生的学习任务之一,教好生物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责任。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生物的意愿和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20/4/21 18:49:55
  • 【点击频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