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在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农村初中英语高效课堂

 

【作者】 赵 铭

【机构】 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提倡,使我们传统的英语课堂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打造出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师们追求的不变目标。
  【关键词】 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笔者从教二十几年,一直坚持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第一线。这些年来兢兢业业带领着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却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能顺顺利利的上岸,一些学生甚至还在往回游,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厌恶的心理。素质教育所重视的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等,在现实当中都会变成了从分数出发,而不是从人出发。如何打破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尴尬的境地,需要每一位教师从实际出发构建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酒香不怕巷子深
  作为教师,以德服人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只靠品行和师德师风的约束,在圈子里没有存在感,站不住脚,领导和同事们的眼中对你隐含否定,自己带出来的学生总是不敢相信黑板,教学能力被家长质疑,希望有一个高效的课堂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毕竟想吃这碗饭,就要有端起这个碗的能力。
  史上把学生揍得理直气壮的,应当是弘历当太子的时候的老师文华殿大学士朱轼了。一日,弘历没有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朱轼一气之下打了三戒尺弘历的手掌心,做老爸的雍正碰巧看见很心疼,当然护短,“他是皇子,身份贵重!打不得!”朱轼回了九个字“教为饶舜,不教为桀纣。”雍正哑口无言,只能说一句打得好。有人可能说,朱轼勇气可嘉,可是我觉得,能让雍正妥协,弘历认为恩师,除了他的过人的胆识,更重要的是有渊博的学识。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教师如果完全没有提升自我的意识,得过且过不更新知识储备,如何能够服众?曾经听说过调出市区教书的老师被家长质疑“农村出来的老师能把学生教好吗?”也曾听说过有老师没收学生的手机,结果被失控的学生当着全班的面,说了一句“教得不好还脾气大!再管我试试!”悲哀的是,一群学生连个愿意帮老师说话的都没有。可能矛盾的引发,自己的能力就是导火索。
  就我个人来说,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业余时间里注重对本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经常阅读各种英语杂志、教育杂志和报刊,比如《英语周报》、《英语沙龙》、《中学生英语学习报》等。平时也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各种培训及听课。在培训中学习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同行交流也开拓视野。在校也经常和同组的老师们交流探讨教育教学的有关问题。通过学习和交流,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充实,同时也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使自己从事英语教育所必须的教学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和英语教学研究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由于自己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了教育心理学知识,熟悉了掌握初中英语教材教法,并能正确地、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虽然我身为农村教师,生源比起市区差百倍,依旧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所教的班级在钦南区中考排名当中名列前茅,个人也多次获得市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先进奖。因此,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从事教师行业,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端得起、端得稳教师的饭碗。
  二、高效的课堂要教得精、活、实;学得乐、快、好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学的基本意义就在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教师是语言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所以,我们的课堂要“有人”。教育本来就是帮助生命的成长的,只有着眼于生命成长的课堂,才能有生命力。我们的课堂不单只指向考试,指向升学,只教考试要考的,也要有生命的成长。做教师的,从学徒,到匠人,到名师,这个过程我们所教的每一节课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课堂要有自己的风格,是自己的课堂,有自己的个体意识,有教学的创造性。我们要关注课堂上的学生,时刻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学生是否按教材和自己的要求完成作业?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记住课堂上讲过的内容?学生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怎样学”?
  我们的课堂要“有趣”,能让学生乐在其中。作为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思考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发展创新意识,培养人文素养,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兴趣和好奇能推动学生孜孜不倦的求学从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记得毕业的学生回来看望我,说过最怀念的英语课堂是老师组织的指路问路的游戏,最喜欢的是每个学期老师教的英语歌曲,还有学期末的英文歌曲大赛。能让学生念念不忘的都是有趣的课堂,我们又怎么能按部就班,把一节课上得刻板无趣呢?
  我们的课堂要“有变”,根据实景调整教案和教学方法。教学面对的是人,而人是活的,古语有云“树挪死,人挪活”。我们怎么可以几十年不变,死守预设好的教案呢,又怎么能够按照一个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呢?近两年来教育界提倡的“同课异构”也是在告诉我们,英语课堂要实现高效,不是刻板的、模式化的。是在变化当中收获教与学的乐趣的。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的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方法;积极参加课程开发,通过教研提高自己。如此这般,高效课堂并没有离我们很远,只要我们励志前行。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北京教研科学出版社,2008年
  [2]李庭乡,《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年
  [3]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 【发布时间】2020/4/21 19:07:47
  • 【点击频次】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