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刘 琼

【机构】 四川省阆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技能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更加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出更多有利于学生促进高级思维技能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直接应用到英语学习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总会看到学生昏昏欲睡,兴趣不高,呈现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一遇到生词或第一次出现的新句式时,就感到恐惧和不安,看不懂阅读材料,甚至看都不愿意去看。而且,大多数学生在独自阅读材料时没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阅读的效率低下。再者,由于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课外使用英语的面比较狭小,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就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不良局面。大多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很多时候把阅读课上成了语法课,过多地讲解生词,过分地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而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二、关于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Tony Buzan 在1970年代初期所创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它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以直观形象的方法让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使我们的思维可视化,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 它依据全脑的概念, 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指导思考, 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思维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 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它采用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整个思维导图都由线条、图形、颜色、词汇、符号等元素构成。 
  思维导图的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点突出, 结构清晰;(2)模拟人脑神经元分布的结构, 易于促使人们产生新的想法。( 3) 把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次序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作用的大脑左半部分以及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 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的大脑右半部分一起调动起来。( 4) 把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想法外显出来, 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 进行充分联想、发散性思考, 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 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其学习地图。
  指导学生绘制语篇思维导图可按以下步骤: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小组讨论,画出主旨句——独立制作思维导图——组际互换思维导图讨论——教师评阅,个别展示。
  1.在阅读篇幅长、生词多、文章结构和层次复杂或不太清晰的文章时,先由教师呈现思维导图,概要性地介绍全文大意,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文章;然后,根据中心主题和主干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部分、分层次阅读,突出重点,关注细节,加深理解;阅读后,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交流,此时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利用思维导图呈现答案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课文内容。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以及课文的长度和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复述或描述。
  2.在篇幅适中、生词少、文章结构和层次清晰的课文阅读教学中,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独立阅读并制作思维导图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点拨、帮助的作用。活动应包括3个层次:
  (1)阅读前准备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准确地理解课文,并绘制出思维导图,教师在学生展开阅读前应围绕前一课或相同话题的内容,以思维导图辅助复习,帮助学生再次熟悉整理并绘制这类课文思维导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读后交流,加深理解
  学生根据自己理解课文后制作的思维导图展开讨论活动,即在全班范围内展开分享和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调整思维导图框架和结构,并完成主要知识点的教学。这些活动可以是:教师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抢答和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其他学生回答等。为了增加趣味性,这些活动都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3)复习巩固,输出语言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段,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复述。
  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整篇阅读文章;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 有助于调动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的英语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已经不是一个新事物, 但是思维导图在县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尚不普遍, 我们怎样有效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却是个值得探索的话题。只要我们锐意改革、用心探索, 坚持实践和研究, 一定能够发现更多有益于英语教学的切入点, 使英语教学走入一个新的层面! 
  • 【发布时间】2020/4/21 19:08:43
  • 【点击频次】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