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分层作业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作者】 张宜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街子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现如今,教学工作者在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加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生而设的教学方法。分层教育就是针对中国的教育情况而生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的作业不能针对每一个特定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按照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分层作业的概念应运而生。这种教育措施主要针对不同学生个人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差异进行分层作业,对多种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满足,在学生学习兴致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有效地发展和实施分层学习。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分层作业;有效教学;策略

  分层教育对初中物理的素质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双脚不能穿所有鞋,一套作业也不能检验和满足所有学生。教师要利用分层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切实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知识容量和成绩,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1、初中物理分层作业教学意义
  在初中阶段应用分层方法安排物理作业, 是根据当前作业完成情况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它可以改善学生作业完成的现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理作业的实际设计效果, 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及时性, 提高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物理分层作业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 获取更实际的物理教学效果。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多为物理基础知识、公式和定律,要求学生掌握并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以往的作业安排和布置存在单一性、单调性、公式化、脸谱化的弊端。在教学五环中,作业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学生能否达到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大班式集中化教育很难兼顾所有学生的需求,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同时,题海战术、死记硬背、重复单一的作业,更不能满足学生因个人理解能力、掌控能力、应变能力的不同而对作业有不同需求。同样一份作业,优秀的学生会索然无味,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中等的学生认为这是在重复学习,不能有效提升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会一筹莫展,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各层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做法无法满足他们自身的需求。
  2、初中物理分层作业教育的实施办法
  2.1作业设计中实现分层
  通过问卷、测验等形式,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物理教师首先要全面深入地对学生学习基础、态度、习惯和个性、智商、爱好等进行了解,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从提供依据的角度做好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和作业分层的设计。如在“物态变化”中蒸发现象的教学中, 把生活中存在的物理变化与属于蒸发现象的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把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作为改进练习, 就其关系写一份调查报告, 是一个基本的练习。结合影响蒸发的几个因素, 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西北地区与植树造林的关系,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生态环境。这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练习, 是给具有较强的理解力、智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进行练习的, 前者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每个学生都可以做, 后者可以选择一部分来做, 满足基本要求的学生应逐步提高其要求, 从而在质量上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对学生中不符合基本要求的, 应及时给予反馈、调整和鼓励。通过反复的面对面练习, 学生可以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 继而和物理的运算结合起来, 使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进一步。
  2.2依据作业特点实现分层
  遵照初中物理的作业特质, 策划符合差别特征的作业分层。如按照家庭作业的类型和内容, 可以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在课堂上, 对理解技能不高、成绩不好的学生安排作业可更多些, 便于其在做作业发生障碍时能得到教师帮助。此外, 按作业本身要求实行分级。如在 “电功率”作业中, 掌握电功率的基本概念是对学生的较低要求, 因而在作业的设计方面就可以这样:在灯泡中标注220V40w标识了什么规格, 人们常说额定电压表示什么, 根据电功率公式, 可以进行基本计算。如果学生对电功率计算的掌握是中等作业就要如此设计:220伏是灯泡两端电压, 该灯泡的耗电量在十分钟内为2.4×104焦, 电流是多少安, 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 电功率是多少。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 可以让学生完成的作业依据物理的图表分析进行, 教师可以按照已经知晓的条件设计一些深化的问题, 学生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需要进行较为艰辛的探索和思考才能完成。
  2.3在创新设计中实现分层
  物理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 物理现象和物理关键知识来自生活, 与生活紧密关联。教师通过实验的手段诠释教科书的理论知识, 让学生通过现象看事物的实质, 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立异。每个学生都有额外的学习优势和不相同的兴致, 教师理当用心策划作业类别, 让学生取舍适宜, 正确选择。如“气体的压强”这节在学习后, 关于作业的形式教师可设计三种:一是去互联网搜索使用大气压力的实例;二是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不用水银, 换成水做实验, 需要多长的玻璃管进行计算获得;三是写一篇短文, 中心问题是假设大气压缺失了, 想象世界会发生哪些问题, 400字左右。三问题择选一,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问题的类型。这样的作业设计凸显了新课程的重要思想, 学生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不回避, 积极正视, 让学生的能动性尽情的发挥, 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动力。分层作业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摈弃题海战术, 使学生更加注重基础, 不必担心每天完不成作业, 也不必花很多时间在某个科目上;使学生选题恰当, 思维能力大大提高, 有效提高作业质量, 减少作业数量, 提高作业安排的有效性。
  总之,我相信,随着分层作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必将有更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在分层作业的实施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黄江川.新课标下初中物理作业的优化与设计[J].考试周刊. 2016(13) 
  [2] 查建军.初中物理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文理导航(中旬). 2013(11)
  • 【发布时间】2020/4/21 19:15:30
  • 【点击频次】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