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巧用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作者】 董 斌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思源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占有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 地理;培养;激发;兴趣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魅力,它跨多学科,综合性强,对提高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教学归根结底在于人地关系,无形中强调了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塑造。其所涉及到的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都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兴趣的培养。
  一、影响地理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一)教材——兴趣培养之源泉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范例,是编写者针对本年龄段学生共同的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的,教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和方便,因此,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之源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兴趣培养之根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成功归根结底要靠学生自己对学习活动的主动调节。学生是学习兴趣发生发展的根据,兴趣培养必须遵循学生兴趣发生发展的规律。
  (三)教师——兴趣培养之关键
  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去发掘、驾驭,学生的学情需要教师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进步需要教师去启发、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
  (四)地理教学手段——兴趣培养之渠道
  地理教学手段包括地理教具(挂图、模型、标本及视听软件)、地理学具(课本、地图册、作业册、颜色笔等)与视听设备等都是地理知识内容的载体,是地理教学内容——兴趣源泉流向学生的“渠道”。
  二、培养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挖掘教材的趣闻性,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
  1、地理起始课——“独出新裁”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起始课,是学生步入地理知识王国的入门课,是目的性教育课,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和重要保证。
  2、课堂导入——“精心设计”
  教师要特别注重设计课堂导入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能够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发挥主动性,掌握新知识,探求新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情境教学——“巧妙创设”
  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地理课程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许多有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平常要有意识地积累有趣的素材,例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温的垂直变化)。“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较差大)的奇观。讲到中国的气候时可以联系起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趣味语言——“灵活妙用”
  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 
  巧借古诗。诗词歌赋,巧妙借用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妙用成语。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地球运动时用“星移斗转”。引用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既具有科学性,又客观地反映了地理现象,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穿插谜语。在教学中适当应用谜语,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知识面。导入新课或讲课中穿插一些地理谜语,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5、地理略图——“认真设计”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亲身经历——“与之分享”
  笔者在讲“多民族大家庭”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讲了自己在云南、内蒙古、新疆等地旅游的经历,通过自己的见闻感受,和大家分享自己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不同民族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民俗风情。
  我的生动描述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强有力地吸引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而且有利于营造和谐、充满情趣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双向互动式教学。
  三、树立学生自信心,调动学习主动性
  1、鼓励学生动手,搞好双边教学
  为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现身说法,突破教学难点,课堂小游戏,小竞赛,寓乐于教,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如在讲天气预报的气象符号时可以采用竞赛法,让学生能眼脑并用,在竞争中学知识,在竞争中掌握知识,趣味无穷。
  2、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经常为他们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以培养和发展,渐渐形成技能和特长。如笔者在初一教完“地球”一节之后让学生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初二教完中国政区之后,指导学生剪制政区拼图板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重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的转变。
  • 【发布时间】2020/4/21 19:16:36
  • 【点击频次】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