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

 

【作者】 李新荔

【机构】 陕西省韩城市象山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标准的确立,新一轮的高考方案打破了传统语、数、英、文综、理综的考试模式,而是学生以语、数、英三门为必考科目,另外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中任选三门,大部分学生在高考报名时会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然而高中物理抽象性较强,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很多学生都没有被激发出学习兴趣,因此在高考新改下,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提升物理教学成效,本文就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展开相关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 新高考背景;物理教学;模式转变;物理课堂

  高中物理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对社会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微观的粒子世界到宏观宇宙,从蒸汽汽车到载人飞船,均离不开物理学科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要学生理解物理学习意义,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传授知识,在学生牢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最终提高物理综合学习能力。
  1.高中物理高考改革现状
  新高考政策改革之后,传统的“以成绩高低录取”已经被摈弃了,而是采取“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方式。其中两依据指的是依据语数英三门必考成绩,以及三门选考成绩;一参考则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俗的说就是参考学生高中学习生活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业完成率、课堂出勤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等。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新提出的教学要求。很多省份都有规定,当多名学生高考成绩相同时,学校有权限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确定优先录取学生。由此可见,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需要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2.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面临的挑战
  2.1学校教育模式急需创新
  在高考政策改革之前,大部分学校向学生传授的高考理念是“好成绩等于好学校”,所以学校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完成硬性升学率任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考点、重难点为教学基础,以应试技巧、拿分技巧为教学辅助,通过大量的题海战术帮助学生拿到所谓的高分。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出无数个学霸,但是却无法培养出一名诺贝尔奖得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核心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新高考政策改革的出发点。“一参考”出台之后,彻底打破了“好成绩等于好学校”的说法,学校不得不重新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物理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养,但是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师和学生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快速革新道阻且长。
  2.2教师教学水平急需加强
  传统物理模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教材为主,照本宣科式展开填鸭式教学,稍微“时髦”一些的教师会制作PPT,但总体而言不需要教师自身素养有多高,教师只需要将课本内的理论知识给学生讲清楚就可以,甚至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实验课程。但是高考改革之后,物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具备专业的物理知识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影响到学生身上。除此之外,物理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形中给物理教师带来了一定的从业压力。
  2.3学生适应能力急需提高
  高考新政看似为学生“减负”,但是高中生从小学阶段开始便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以来都以高分论英雄,而新政提出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以给一些考试成绩差但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加分,但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弱的学优生来说便是减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高考政策,以及学校和教师针对新政做出的变化,有的学生无法适应新的评价体系很可能会导致成绩下降,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应对能力更加重要。
  3.新高考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
  3.1导入生活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高中生对物理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有二,一是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和基础要求必要高;二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接触和运用比较少,只有专业领域的人才会接触到。针对这两个原因,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导入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推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例如在学习电路问题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从家庭用电入手,比如家中的插电板突然冒烟导致了,学生在断电闸之后如何判断插电板是否短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的万用表使用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可以提前准备多个不同因素损坏的插电板,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实际操作,这样不仅强化巩固了短路的概念,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再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家中哪些电器使用三孔插头,哪些电器使用两孔插头,并让学生阐述三孔和两孔的区别,帮助学生巩固触电、地线等知识点。
  3.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高考政策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物理教材在不断的更新,教学资源也在与时俱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开电子化教学。例如在学习分子运动时,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制作分子运动轨迹图,在学生大脑中将抽象的分子物理知识形象化,从而加深学生的立体思维和想象能力。再例如在进行电路实验时,很多学校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直接取消了实验,导致很多学生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动手能力却为零,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电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学生在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可以大胆的尝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与动手意识。
  3.3拓展物理知识视野,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将物理教材知识进行了重点和非重点压缩,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重点知识上,只对教材进行了片面学习。而素质教育和新高考背景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教材内容,还需要拓展物理知识视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述物理发展史,以及一些物理未解之谜,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丰富学生对物理的了解,更好的提升物理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摈弃传统的分数评价机制,还应当以学生学习态度、实验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课题参与度等等作为综合参考,从而优化物理教学评价方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教师、学生各自面临着重大挑战,但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以学生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为教学前提,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威葳.新课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矛盾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97.
  [2]丁庆红.谈高考物理试题的热点——信息类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01):44-49.
  [3]余小芹.浅谈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与策略[J].高考,2018(26):22.
  [4]杜国银.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探讨[J].新课程(下),2018(04):33.
  • 【发布时间】2020/5/9 9:35:17
  • 【点击频次】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