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小学语文高年级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作者】 吴光文

【机构】 贵州省兴义市敬南镇何家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合作学习是指为学生设置一个目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分工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为了集体和个人利益而进行合作,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推广。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缺少专注精神,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课堂学习,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使其更好的吸收和掌握知识。小学语文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主。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对自身能力进行提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核心理念,充分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在合作过程中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
  小学生缺少合作学习经验。并且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倍受长辈宠爱,表现出了自我意识强烈、合作意识欠缺的问题。过去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提供合作交往机会,无益于学生合作意识的激发。实践证明,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合作学习的愉快体验,今后在反思个人学习情况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合作学习意识。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关键在于将合作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有效激发学生合作意识。设计必须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到快乐。通过切身参与合作活动,学生慢慢增进对合作学习活动的认同感。这样坚持下去,合作意识的激发自然不在话下。
  三、小组合作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以往的教学评价,教师只是通过一张试卷从学生得分的高低评价学生,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创新课堂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评和互评,使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有效地激励学生进步和发展。
  笔者在教学中每次完成小组合作学习,都会让每个组的学生进行讨论,然后选择出表现得最好的那一组进行评价和表扬,同时每一个学生要对本组的成员进行评价,进而选出表现最好的学生。这样的评价过程就是发现其他学生身上优点,进而不断激励学生进步。同时还要求学生进行自评,找出自己可以继续保持和发扬的一面并继续努力,纠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四、小组合作学习研讨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较多的讨论,开展小组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内容的设置不能太简单,因为简单的内容学生自己就可以独立完成;也不能够太复杂,如果所设置的讨论内容太过复杂,学生无法通过合作来解决,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慎重的考虑。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小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发布时间】2020/5/9 9:35:30
  • 【点击频次】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