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用与思考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里,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是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最佳时期,因为小学生接收知识的能力都很强。小组合作学习更是有助于学生互相交流、协同合作、共同解决学习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信息技术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1时间紧,任务重
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普遍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基本操作的教学;二是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前一部分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要的办公软件的操作。例如,office系列。理论知识部分则涉及的范围较为庞大。由于许多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不重视,导致教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无法理解和吸收全部学习内容。例如,在word的学习当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基本的快速打字,还要熟练掌握如何改变字体、段落格式以及页面布局等基本操作。这样,小学生往往几节课都只能停留在练习打字的阶段上,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1.2学习少,游戏多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较少,通常状况下,很多学生只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打游戏。一个班大概只有10%的学生能跟随教师的讲解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20%的学生无法自主集中精力来进行学习,基本上不会思考问题、探究答案、解决问题;剩下一部分学生对信息课的理解就是玩游戏。游戏也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但不应该占据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是以学习知识为主,适当娱乐为辅。例如,在实际操作课堂上,许多学生在进行打字游戏的时候就开始玩别的游戏,类似纸牌屋、扫雷等小游戏。
1.3问题多,答疑少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实际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现今的课堂上,更多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操作课相对较少。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只能在课后回到家中,利用家中的电脑资源来进行学习。如果家中没有电脑以及学校无法提供教学环境的情况下,这部分学生就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而导致许多实际操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了解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即使有条件来进行实际操作,但也不可能在学习中都没有遇到问题。教师又要抓紧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疑问多而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讲了Excel合并单元格的操作以及函数求和,在课本上只是一串数字和简单的图片,学生不进行实操就无法理解什么叫单元格,合并单元格以后的效果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选定求和函数的求和单元格。学生知道这个函数是什么,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注重课程开放性
小学信息技术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是很高,而且他们学习小学信息技术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淡化理论知识的教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给学生讲解的知识要力求多变性,即要注意知识的开放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和小组其他成员去讨论问题的答案。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当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2进行合理分组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合理分组的原则是:第一,小组应以4~5人为宜,人数过多失去了分组的意义,人数过少又无法让组内同学互相帮助;第二,分组应该遵循互帮互助的原则,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生,使双方共同进步;第三,小组内应该男女分配基本均衡,让男生女生的思维互补,不至于出现因生理差异而造成问题解决不全面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打字练习时,有些同学无法正确打出拼音或者无法正确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这就可以让女生的细心来弥补男生学习拼音的困难,让男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来纠正同组的同学正确的姿势。在此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而后进生则可以追赶上同学的脚步。例如,同学们不会使用ppt,不知道ppt的具体操作。那么,熟悉的同学就可以教不会操作的同学;更熟练的同学就可以解决同学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2.3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考虑到学生合作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态度、状态、具体的表现等等,教师通过科学的评价,能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具体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等等,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将合作学习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学生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
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已不适合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之中增进教学经验, 帮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更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 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并在以平台之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展示自己的能力, 张扬自己的个性, 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 造就更多可用之才, 并为祖国的共同明天而努力, 以期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 赵丽娜. 中国新通信. 2019(02)
[2]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 王颖.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6)
[3]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 廖敏群. 华夏教师. 2018(08)
[4]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庄成. 才智. 2019(22)
【关键词】 合作学习;小学信息技术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1.1时间紧,任务重
目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普遍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基本操作的教学;二是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前一部分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主要的办公软件的操作。例如,office系列。理论知识部分则涉及的范围较为庞大。由于许多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不重视,导致教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无法理解和吸收全部学习内容。例如,在word的学习当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基本的快速打字,还要熟练掌握如何改变字体、段落格式以及页面布局等基本操作。这样,小学生往往几节课都只能停留在练习打字的阶段上,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1.2学习少,游戏多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较少,通常状况下,很多学生只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打游戏。一个班大概只有10%的学生能跟随教师的讲解来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20%的学生无法自主集中精力来进行学习,基本上不会思考问题、探究答案、解决问题;剩下一部分学生对信息课的理解就是玩游戏。游戏也是新时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但不应该占据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是以学习知识为主,适当娱乐为辅。例如,在实际操作课堂上,许多学生在进行打字游戏的时候就开始玩别的游戏,类似纸牌屋、扫雷等小游戏。
1.3问题多,答疑少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内容:实际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现今的课堂上,更多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操作课相对较少。这种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只能在课后回到家中,利用家中的电脑资源来进行学习。如果家中没有电脑以及学校无法提供教学环境的情况下,这部分学生就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而导致许多实际操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不了解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即使有条件来进行实际操作,但也不可能在学习中都没有遇到问题。教师又要抓紧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疑问多而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讲了Excel合并单元格的操作以及函数求和,在课本上只是一串数字和简单的图片,学生不进行实操就无法理解什么叫单元格,合并单元格以后的效果是什么样子,以及如何选定求和函数的求和单元格。学生知道这个函数是什么,却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1注重课程开放性
小学信息技术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不是很高,而且他们学习小学信息技术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淡化理论知识的教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给学生讲解的知识要力求多变性,即要注意知识的开放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和小组其他成员去讨论问题的答案。就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当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2进行合理分组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合理分组的原则是:第一,小组应以4~5人为宜,人数过多失去了分组的意义,人数过少又无法让组内同学互相帮助;第二,分组应该遵循互帮互助的原则,让优秀的学生带动后进生,使双方共同进步;第三,小组内应该男女分配基本均衡,让男生女生的思维互补,不至于出现因生理差异而造成问题解决不全面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打字练习时,有些同学无法正确打出拼音或者无法正确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这就可以让女生的细心来弥补男生学习拼音的困难,让男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来纠正同组的同学正确的姿势。在此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巧,而后进生则可以追赶上同学的脚步。例如,同学们不会使用ppt,不知道ppt的具体操作。那么,熟悉的同学就可以教不会操作的同学;更熟练的同学就可以解决同学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2.3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考虑到学生合作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态度、状态、具体的表现等等,教师通过科学的评价,能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具体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等等,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将合作学习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学生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
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已不适合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之中增进教学经验, 帮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更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此,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 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借助这一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并在以平台之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展示自己的能力, 张扬自己的个性, 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 造就更多可用之才, 并为祖国的共同明天而努力, 以期早日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 赵丽娜. 中国新通信. 2019(02)
[2]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 王颖.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6)
[3]小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 廖敏群. 华夏教师. 2018(08)
[4]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庄成. 才智. 2019(22)
- 【发布时间】2020/5/9 10:15:55
- 【点击频次】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