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策略

 

【作者】 翟 洒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沈家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打好小学生语文基础,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对策

  1、小学作文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1.1 作文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
  作文内容应反映生活实际,是现实的最好写照,然而小学作文批阅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没有按照实际情况展开,没有认真审题,书写内容较为空洞,同时和自己的写作实际大相径庭,使人读完之后没有任何的收获感,同时没有完全体现出写作的新鲜感。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作文练习时,围绕范围的写作方法,提炼写作技巧,把写作提纲列出来,然后让学生围绕提纲,把自己生活中相近的内容串联起来,同时运用写作手法,修饰作文的句子,提高写作的效率。但是发现,很多小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写作方法是如出一辙的,从查阅作文书、寻找相近的内容到对作文内容进行加工,以自己的文字掌握情况和书写习惯将范文进行改头换面,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实践经验面熟出来,使得语文老师在读的过程中以为是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照或者亲身经历。但真正意义上说这些感情流露不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也不是自我生活体验的素材。如果语文教师在小学习作中忽视学生的写作能力,忽视学生的写作内容是否原创,很容易被学生的这种写作假象所漆面,从而导致小学作文教学真正失去原汁原味的写作。
  1.2 作文形式缺乏创新,形式死板单一
  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数据信息的传播速度前所未有,并且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多元化。以往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取储量多半以课外书籍为主,大多数时间从作文书中寻找适合自己写作的素材和参考来源,随着信息时代的普及与发展,很多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作文题材实用性不强,并且多半是死板的格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写作特点,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作文创作的创新性,缺乏独立的思考意识和写作灵感,强制性的改编已有的范围格式,甚至有的小学生直接不修改便全部复制粘贴,照本全抄的现象非常凸显。学生通过写作过程中的范文抄写,使得他们的写作形式是十分接近,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不假思索,不愿意去探究作文的写作技巧,也不愿多花时间揣摩写作的方式和考虑内容是否严谨。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写作欣赏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收到范文固化的书写模式,出现严重的抄袭现象。最根本的是导致了自我写作中创新意识的下降,写出来的文章毫无新意,流水账形式,杂乱无章。忽视了写作技巧的使用,小学生也不愿过多的投入时间,主动协作意识淡薄,甚至产生不良的抵触情绪。
  2、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具体策略
  2.1以现实生活为素材
  写真写实好的作文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写照。一切写作的素材是生活的缩影。叶圣陶曾提到文章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生活实例是很多小学生写作时忽略的部分。来自家庭中的内容,还有学校生活,课外活动等生活情境片段,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一切真善美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浓厚情怀。让生活成为写作的重要来源。比如可以通过每周布置一定的生活相关的对话练习。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生活给写作素材提供了参考和发挥的来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双眼观察世界,找出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写作的素材,充实了写作过程中的写作来源。从真情实感出发,鼓励学生写实写真,把生活作为写作和发挥的基石。
  2.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小学阶段的孩子,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写作内容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表达不流畅,语言不精练。所以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要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促进学生的兴趣培养。在班级阅读角存放学生爱读的相关刊物,在规定的的时间引导孩子去多读书,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推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相关的读物,保证学生一定的阅读量,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写作素材的积累和阅读量的增加,保证了学生习作的一手材料。
  2.3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平和的姿态多喝学生沟通交流,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喜欢的题材出发,加以指导,形成较好的写作态度。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如可以通过续写故事,主题演讲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现他们的夜场,及时鼓励和疏导他们。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在心理上放下写作难的单子,使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有趣的事情。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写作文的方法,提高写作的水平。对于学生来说,能表达出内心真实想法,就是一种进步,值得肯定,得到认同。只要从兴趣出发,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认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品,提高自己的语文运用水平。
  2.4改变方式,赋予动力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可以创新批改作文的方式,以批促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自评自改;2.小组齐批同改;3.当面批改;4.“改”后再评再对比;5.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例如:指导“互相关爱”为主题内容习作时,有一学生写“帮助老大娘过马路”时,没有把如何扶老大娘过马路的动作、神态等描写具体,只写道“我看见了,就把她扶过去了”,在评改时,教师可用利用多媒体将扶老大娘的过程进行分解,指导学生看清扶的动作及神态,引导学生将动作、神态写具体。通过多媒体对学生习作进行及时的评改,提出修改建议,有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给学生打好基础,写作时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话会说、说出真情和实感。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做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体验式作文的“四部曲”[J]. 李晓一.  新课程研究. 2019(27)
  [2]浅谈小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郭焕.  课程教育研究. 2016(04)
  • 【发布时间】2020/5/9 10:16:51
  • 【点击频次】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