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引导有方

 

【作者】 陈艳荣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文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自主、自由地表达过程。可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学生都很头痛,不知道如何下笔。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教师必须要加强引导。
  【关键词】 阅读;积累;体验

  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式,收效明显。
  一、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激发表达愿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的语言世界将是一片荒芜,更不要说能写出精彩的文章。很多学生因为平时很少阅读,缺乏写作材料,所以对作文才会望而生畏,达到谈作文而色变的程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告诉我们应该厚积才能薄发。“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二、巧妙引导积累素材,学生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之源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也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积累体验。 
  (一)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观察自然
  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风霜雪雨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各自的规律。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可以去体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日出日落;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春夏秋冬季节变换等。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心感受,充满地探索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直接的体验,留给学生的新鲜感、深刻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不同的体验、不同的感受必然产生个性化的作文,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关注校园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中感受着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谊,集体的温暖,同时也感受着学习上的酸甜苦辣,交往中的悲欢离合,面对校园生活涌现的大量信息资源,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用心灵去捕捉,用深刻的眼光去洞察,用灵活的机智去重组,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
  (三)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关爱家庭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天地。学生每天在家中生活,与家庭成员特别亲近。而也只有在家庭中性格的真实才会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与家庭成员的相处的快乐,参与家庭生活的管理快乐与困难,家庭成员间亲密的关怀,家庭生活的幸福,以及从父母的工作、家务的劳碌中去体会生活的艰辛等等,这些都是习作的好素材,引导学生去用心感受,这些必将激发出学生真情地流露。
  三、注重平时积累 
  (一)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为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好了铺垫。 
  (二)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春游、野餐活动,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四、注重作文的人文性评价 
  (一)多点鼓励 
  心理学研究认为,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鼓励。 
  小学生初试写作时,犹如婴儿牙牙学语。这时候就应保护他们写作兴趣的萌芽,因而他们所用的每一个特别贴切的词语,所造的每一个特别精彩的句子,所设计的每一个新颖别致的开头,都是教师可捕捉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契机。写作文批语一定要多给些鼓励性的语言,要由衷地为学生文中的优点“喝彩”。有一位学生课堂上口才很好,可作文写出来,并不理想。我就写道:“老师相信有好‘口才’的你,一定有好‘肚才’,期待你的佳作。”对一篇从内容到结构都不错,但字迹马虎的文章时,我不是写“字迹潦草,重写!”或写“把字写端正。”而是鼓励:“爱干净的你,一定会让自己的作业本清洁起来,对吗?”如此批语,虽是只言片语,但蕴含着教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学生读后受到莫大的鼓舞,激发兴趣,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加点夸张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我们就要给学生‘戴高帽子’!”学生的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我班有位女孩十分爱好写作,作文写得棒极了,在给她的批语中我就这样写道:“读你的文章是我的一种荣幸,你是天生的作家。你有一双慧眼,也有一双巧手,书写着绝妙的诗篇。重要的是,你的每篇文章都那样感人肺腑,几年后你的名字一定会家喻户晓的。”我想每个学生读到这样的批语都会心花怒放。 
  总之,我们要从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还学生一个“乐写、敢写、善写”的空间。学生在自主习作中不仅改变了观念,还爱上了习作,放飞了个性,为习作教学展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发布时间】2020/5/9 10:18:15
  • 【点击频次】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