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者】 熊亚萍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后,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习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电教媒体;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一般要经过“意向-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创造”的认知过程,并有情感、意志、兴趣、动机等非认知因素的充分参与。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教师不能仅从概念和定义出发,让学生去简单地记忆结论或名词,而是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循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想象和思维,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电教媒体的使用,为创设学习情境,强化参与意识,补充感性材料,排除参与障碍提供了方便,成为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手段。
  一、利用电教媒体,创设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培养课堂注意力的催化剂。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与个体的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涨的情绪有助于个体增强认知。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变“苦学”为“乐学”。
  电教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可以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在新课学习前,出示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像、音乐,加上教师的引导,就能使学生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如:在学习“南极洲”一课时,先播放有南极大陆的冰盖,南极周围海域的冰山和企鹅的录像,让学生对南极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后,教师提出问题:“南极洲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探求自然的奥秘,参与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自然进入思考、探求的学习情境之中,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的持续注意时间有长有短,单调的信息传播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兴趣,持续注意时间缩短,不再参与学习活动。电教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对信息传播单一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针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变化,适当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如:从图片变为动画,从无声变为有声。使学生对老信息产生新奇感,延长持续注意时间,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利用电教媒体,强化参与意识
  学生的参与行为如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强化,就能使学生的参与意识逐步增强。美国教育学家斯金纳认为:成功的教学与训练的关键是分析强化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强化参与意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电脑多媒体对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能够对学生的反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在教学过程中,把必须识记的地理知识,设计成人机交流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操作,找出答案,电脑给予正确或错误的评判,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识记的过程中。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教学中,将我国36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设计成鼠标点击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电脑出示该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把电脑随意列出的36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拖到正确位置等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自己上台操作。在学生不断上台操作的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强化参与意识,掌握识记内容,使学习识记的过程成为参与竞争,取得胜利的过程。在不断竞争的过程中,学生的良性行为得到持续的强化,随着知识的掌握,参与意识和自信心也不断增强。
  三、利用电教媒体,排除参与障碍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美国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理念。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最大的失败,便是使学生记上许多抽象的法则与概念,而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地理学科包罗万象,上至宇宙空间,下至几万米深的洋底,许多地理事像,是无法直接观察和体验的,如:地壳运动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经验的支持,学生无法依靠想象和思维获取新的知识,只能依靠老师传授、学生记忆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无法参与教学活动,形成参与障碍。
  电教媒体对信息的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它可以把过去的、遥远的事物呈现在眼前,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模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为提供感性材料,补充学生原有经验的不足,排除参与障碍,提供了有效手段。如:在学习“地球的公转和季节变化”内容时,由于学生无法观察地球公转的情况,因而无法通过想象和思维,找出四季变化的原因,也就无法参与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和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季节移动情况,供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地球公转的特点和意义”。由于有具体事像作经验支柱,排除了参与教学活动的障碍,学生就能循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后,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学习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但若使用不当,不仅其优势难于体现,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传播形式,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20/5/9 10:18:48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