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措施分析

 

【作者】 杨玉珍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大家都在思考如何来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方法真的是多种多样,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贵在坚持!也许就是简单的“每天五分钟”都会让我们看到出乎意料的成绩。当然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学习的推动力量,老师要随时注意观察收集每个孩子的口算情况,即时做出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孩子是非常喜欢听的,这也给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教学实践告诫我们,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教学;措施;分析

  口算,又名“心算”,即一种在不能凭借任何工具的情况下,用大脑进行算数的方法。口算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养成快速的口算能力不仅能为学生的数学成绩添光增彩,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化学、物理等学科增分。数学口算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和反思总结,然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爱动的时期,往往不能够将专注力长时间集中到一点,这就需要小学教师正确的指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现状
  1.1 学生缺乏对数学口算的热情
  数学口算考验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当一个数学试题出现到学生面前,学生脑海中应迅速建立起思维架构,并迅速地将答案说出来。数学口算本质上对学生的高要求往往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到苦恼,甚至恐惧。学生缺乏对数学口算的热情,因此常常以笔算为主。经调查,学生对口算有着浓厚兴趣的仅占一半,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笔计算得出答案的占大多数。学生缺少对口算的热情的问题,是解决数学口算教学的一大难题,需要教师向学生不断灌输口算重要性和便利性的意识,合理地督促学生进行口算。
  1.2 学生缺乏对口算有效的反思
  大多数教师认为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大练习量,进行“题海战术”,加上数学容易令人枯燥的特点,这往往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不高,并对口算缺乏有效的反思和总结。数学题目的解答往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盲目地练习而不加以总结,不仅加大学生学习量,而且加大了学生对笔算的依赖性,因此,很难达到口算教学的目的。
  2、提高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具体措施
  2.1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开展基础性训练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计算题中基本只有加减乘除运算,计算类型比较简单,他们只要把最基本的运算法则记住就可以应付绝大多数的计算题。但是,升入初一之后,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个知识点就是有理数,数字领域扩充到负数,同时加入了乘方、绝对值等运算,这个时候同学们光理解就不够了,更要专门花时间去记忆,以此实现灵活应用的目的。小学生的认知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口算的基础能力也各不相同。高年级学生要准确地运用乘法运算,实际的口算标准为:教师随机说出一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的乘法算式,学生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说出计算结果。这类基础性的口算训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敏感度,还涉及数位大小的对比。基础性数学口算的练习还能强化小学生的记忆训练,小学时期的口算练习可以说是数学逻辑思维培养和升华的过程,这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和智力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可以将基础性的口算练习安排在课前的几分钟,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利用课间时间,两人一组进行“你问我答”的口算练习,从此强化和巩固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练习,小学生的加减乘除口算、计算速度及应用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成绩也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2.2准确掌握计算顺序,开展针对性训练
  有的同学在单独进行一种计算时都很熟练,但是当这些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就很容易出错。在口算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们反思一下自身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掌握情况,在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中,教师应当清晰地为学生讲明应当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先左后右”的基本准则,出现括号的地方就应先算括号里面。理清计算顺序及思路后,他们就会更加准确地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2.3 规律性的训练,坚定计算正确率的决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强化学生规律性技能的训练,如任意一个数字乘2.5的口算,就是这个数的两倍再加上它的一半。口算是要让小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规律,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课前“快问快答”的方式开展个性化的口算教学。在进行口算能力提升与巩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转述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思路就会更加清晰。如果想要让高年段特别是小学的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应培养孩子们提高计算准确率的信心,计算题的正确率必须达到百分之百,任何人都没有例外。所以小学生一定要有计算拿满分的决心。如果他们无法保证计算的正确率,那么做数学运算题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很有可能“到头一场空”。
  2.4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首先就是看题习惯的培养,初期可以让孩子看完题目之后把题目再写一遍出来,然后跟原题对照,看看数字有没有写错。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环节都保持准确无误,从而避免发生错误,运用此法,开始学生会觉得麻烦,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错误明显减少,学生会养成认真看题的习惯。其次还应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养成的,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有目的地培养这些好习惯,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口算这种数学计算方法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充分研究,并不断进行探索、思考和积累,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或者提出一些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便对小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行强化,并以此为依据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促使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预期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李童丽.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69.
  • 【发布时间】2020/5/9 10:22:02
  • 【点击频次】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