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探究

 

【作者】 张永秀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实现教学的转变,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日后全面发展夯实根基。
  【关键词】 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

  1、小学数学课堂出现的问题
  在新时期传统教学理念仍然产生影响,比如,在讲“比较”这一内容时,教师利用传统的大漫灌式教学理念,大讲特讲,对“比较”的概念进行讲述时候,缺乏案例,生硬的语言使得学生在接受这一概念时,存在理解性问题,使得小学生不能够有效地掌握“比较”的含义,只是机械地进行“比较”。在实践分析之后笔者认为新时期教学参与者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教学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1)教师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综合素质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合,对新时期新角色不能更好地适应,阻碍了教学的发展。(2)学生方面学生在小学阶段自制能力比较差,学生的学习以兴趣为导向,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阻碍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2、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方法
  2.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导入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种具有特定的情绪色彩,并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学习场景或探究氛围,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性地进入教材、进入所学知识,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发挥的教学方法。其核心目的便是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适当、灵活的学习情境,也能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质疑某一个问题。因为学生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做到使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能够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有了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思维行动才会跟着教师的指导进行,从而做到口到、手到、心到。
  2.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课堂组织教学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自己约束自己,因为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纪律和秩序行为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课堂教学井然有序,教师紧凑而富有节奏地安排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注意力集中而不分散,没有不必要的课堂干扰,课堂秩序良好,不但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使课堂的预设目标顺利进行,同时又能使课堂生成的内容得到灵活的处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如果课堂中的干扰因素太多,影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课堂目标不能预期完成,混乱的局面充斥整个课堂,那还谈什么教学效果呢?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白: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进而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3编讲故事寻找趣味性
  语文和数学,一个属文科,一个属理科,看似没什么联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曹冲秤象这个故事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但大家可曾想过,能否把它作为数学等量代换的例子作为数学课堂上的情景导入呢?即教师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将之转化成数学中的概念与定理,可谓是水到渠成。另外,由于课外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学生所学知识已不仅局限于从教师的课堂讲授中得来。要使学生对于数学科目产生兴趣,教师要力争让自己的知识面宽一点,层次浅一点,同时紧紧抓住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生活中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众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无论是课内或课外的知识,还是平时的生活阅历积累,都是我们平时知识宝库的重要建构基础,越多地了解,就越容易生成学问。可以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发现不同科目的关联性,这对于任何科目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促进过程。
  2.4重视教学参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实践中要重视教学参与,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转变教学角色,比如,在讲授“生活中的图形”时,教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在课堂中体会到主人翁的乐趣,同时可以增设一些小游戏,利用游戏的方式,增加课堂教学趣味,转变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自身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将生活和课堂知识联系起来。此外教师要努力学习,多方面涉猎知识,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学习构建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2.5以竞赛形式引入学习
  问题知识竞赛是一种受到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在紧张而激烈的赛场气氛下,参赛的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场上场下遥相呼应,现场气氛非常融洽,其乐融融。在这种紧张而愉快的心情中大家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而竞赛的引入,使学生能够立刻产生强大的参与积极性,并对所学内容感到刺激有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另外,竞赛也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一种紧张的情绪,从而引导他们积极进入一种对新内容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中去。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课程改革带来的福音,在实践中积极转变思想,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促使课堂教学氛围得到转变,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为学生的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精致源于细致 细节决定品位——解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J]. 张学俊.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2) 
  [2]基于新课标视角下探索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新策略[J]. 王飞军.青少年体育.2017(02)
  • 【发布时间】2020/5/9 10:22:25
  • 【点击频次】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