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写作教学实效性的几点看法

 

【作者】 李兰花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南川西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环节是极为重要的,考验学生的多种能力,教学难度较高。小学生受到年龄及认知能力方面的限制,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无法清晰地描述某些特定事物或特定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空有想象力,却无法有效表达。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会降低,严重影响语文写作教学效果。因此,切实有效地改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更具特色的多样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考

  1.小学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写作过于模板化
  在当前很多小学的教学中,教师盲目的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了大量的模板,要求学生背下来,在考试写作的过程中套用这样的模板。其实模板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教师缺少对于模板的讲解,没有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其写作手法以及修辞手法和语法的运用,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只能东拼西凑、生搬硬套,不仅无法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且还会导致大家的作文都类似,没有新意。
  1.2忽视日常的积累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虽然主张学生积累一些遇见的好词好句,让其在写作的过程中加以运用。但是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词句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并且对于其中蕴含的一些方法也不能明白,因此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乱用词语,影响整体的写作水平。
  1.3忽视学生的情感表达
  由于小学生的积累的知识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真正能运用到的东西又很少,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为了学生成绩的提升,就会在考试前和平常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相关的内容,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敢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害怕影响成绩,这也导致一些学生逐渐的失去写作的乐趣,将写作当做是一项任务,很少再进行思考和斟酌,只能机械的完成。
  1.4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正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一些问题是天马行空没有根据的,很多教师在面对这一现象的时候,都是进行严肃的批评,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样也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的遵守“规矩”,影响了学生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加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 
  2.1改变当前的教学方式
  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学生真正的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多样的学习方式,例如合作小组、互批小组等等,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教师还可以采取情境教学,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然后对相应的文章以及好词好句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解出来,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积极主动。
  2.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所掌握的知识也比较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对于学生知识的丰富,阅读理解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很多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对于文章的讲解不够透彻,学生似懂非懂,就开始学习生字、生词,从而导致学生的积累不够。在语文课上,对于课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剖析,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还要对于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阅读理解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含义,并且能够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理解透彻,在写作的过程中加以修饰变为自己的内容,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3分享作文思路
  拥有充足的素材储备后,学生往往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较为模糊的写作思路,产生较强烈的动笔欲望。但这并非写作的最佳时机。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口头交流,完成口头作文。对于班上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讲出一篇完整的小作文。而逻辑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形成初步的作文构思。因此,口头作文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充分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素材交流及口头作文环节完成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此时,教师再要求学生写作,学生往往就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且写作质量往往会很高。在学生写作的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形成更有个性的思考模式。例如,在教学中,当学生的素材交流工作完成后,教师可要求部分学生根据作文的文体、形式及中心,简明扼要地叙述自己已然形成的初步构思。随后,教师予以相应的点评,寻找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这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还能调动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其他学生听过之后,也能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
  总之,在开展小学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予以充分的重视,包括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对素材的搜索及整合能力等,引导学生走近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最科学的教学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置于教学的首要位置,尽可能降低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恐惧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激发情感认知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准。
  参考文献:
  [1]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李岩.学周刊.2017(27)
  [2]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关注人本理念[J]. 张丹.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2)
  • 【发布时间】2020/6/10 15:59:22
  • 【点击频次】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