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策略

 

【作者】 王 珍

【机构】 湖南省武冈市荆竹铺镇西禅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是一个比较基础的学习科目。而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是学生所要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中来,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开展情景阅读教学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了解。最后,教师也应该注重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此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现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社会基础中,阅读是人们所要必备的一种能力,一个人越早开始阅读,能够得到的知识越多,对于个人的知识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升都有着一个良好的帮助。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关键的时期,教师在这个时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在现在的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一味的让学生为了解答课后的问题而阅读,这一种教学的方式很难去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能够敢于打破这一种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来。因为在以往比较传统的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学生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就容易导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出现敷衍的情况,只是为了寻找后面的答案而进行阅读,甚至有些学生在看了问题之后再去进行阅读。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带有过强的目的性,很难去真正的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甚至有些学生会出现跳读的情况,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若是想要改变这一种情况,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乐趣,才能够进行深度的阅读。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动物王国开大会》一个章节中,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童话故事。在网络上与这一个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有很多,所以,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动画片段。让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是教师也应该注意,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段的时候,只能播放开头的一部分。因为若是教师直接就为学生播放完了所有的动画片段,学生就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于接下来要阅读的内容反而是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一个比较关键的情节停下来,让学生去到文章中发现接下来的情节。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开始阅读,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深度的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 情景式阅读教学的开展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较小,而一节课的时间也比较长,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教师若是想要要求学生在这么长的时间全神贯注的去进行阅读很困难。但是阅读又是需要学生全神贯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若是分心就可能很难去发现文章所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所以,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开展合适的阅读情境教学。帮助学生从合适的阅读情境中去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情景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真正的参与进去并且作为其中的一员,比较容易来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感知能力。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小猴子下山》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述了小猴子在下了山之后,看到了什么东西都想要,结果什么东西都没有得到的故事。是一个参与性比较强的童话故事,所以,在学习到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扮演故事里面的小猴子,为了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可以适当的借助一些教学的道具,让学生随着剧情的发展去体会到不同的教学的场景,做出不同的选择。等到了情境教学结束了之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说出来自己在情境阅读中的学习感受,或者是自己觉得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读书会的开展
  教师若是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在语文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教师若是只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远远不够,而是要放眼于课外,增加学生阅读的量。只有当学生有了足够多的量的积累,才能够有质的飞跃,当阅读成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时候,学生的阅读量就会大大增加。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过去的时间中读了哪些好的文章,这些文章带给了自己哪些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寓言故事两则》中,主要讲述的是《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讲解到这一个章节的内容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放眼于课外,去多做一些寓言故事的阅读。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个读书清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去选择清单上的书进行阅读,避免学生因为阅读到不适合自己的内容而产生不好的影响。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且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爱上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亮.让多媒体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小学课程,2017.
  [2]侯亚丽.浅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
  • 【发布时间】2020/6/10 16:04:14
  • 【点击频次】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