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作者】 龚 琴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习作的意识和兴趣,让师生轻松畅游习作天地?我认为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去积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习作的训练,并利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走上教师设计的作文训练“道”。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积累;训练;评价

  “作文难,难作文”,应该算是小学生习作的常见问题,也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老师和学生都绞尽脑汁。有的语文教师认为要想写好作文,必须要多练笔;有的认为作文指导要活泼生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去习作……联系作文教学实践,学习新课标,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巧妙地进行积累,巧妙地进行训练与评价,这样,学生们就能迅速走上作文训练“大道”。
  一、善积累
  1、欣赏佳作
  我们班每周都会拿出一节语文课当阅读课,用于让学生阅读佳作或让学生展示交流阅读佳作后的感受。课前,我会精心挑选一些好的段落或文章,在课堂上以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或自己声情并茂的范读,或让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配乐读。入情入境的朗读会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去,使其身临其境。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对文章的构思用词,所运用的方法等进行点拨和引导,带着学生一起去评析佳作,这样学生在欣赏佳作的同时,也学习到了一些写作技巧。有时,我还会采用评选“阅读之星”等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多阅读多欣赏佳作,并引导学生坚持摘抄背诵好词佳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要长期坚持,学生就能从中受到启发。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入,对生活的感悟会更深刻,语感会随之更加丰富。日积月累,学生写起文章来也就更得心应手了,这样就能真正做到润“作”无声。
  2、感悟生活
  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所写的内容主要是对身边的人和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一种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多去关注现实,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一方面我会努力为学生创造情境,尽所能地去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例如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到现实生活中去,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观察体验生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过长期的仔细观察和积累,才能发现:只有投入生活并亲自体验,才能有所感悟,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习作中。另一方面,我会引导学生去了解感悟生活,指导他们去寻找写作素材。例如在课前三分钟与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就是平常生活中周围的人和事物。通过交流帮助他们去发掘素材,捕捉所发现的新颖而有趣的主题,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智慧的“火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表达,能在大脑中不断涌现出写作“活水”。
  二、巧训练
  1、日记接力激情四溢
  小学生喜欢争强好胜,喜欢同学之间比赛。利用这种心理特征,我在班里开展了小组的日记接力活动:我把全班五十多名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每天,日记传递给一名同学,这名同学在动笔写之前,都会去认真地欣赏前面同学的日记,智慧的火花和合作的热情由此传递。日记接力这种新颖而有趣的形式使学生的习作热情得到了极大地激发。每个学生基本上一周才会轮到一次,所以负担并不是很重,如果能长期坚持,一定受益匪浅。在日记接力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借鉴,暗暗较劲,写出的日记形式不拘一格,内容精彩,语言生动。每周,我还会挑选出最棒的日记,在班里进行展示,从而获得了“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显著效果。
  2、自由周记释放心灵
  在写周记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让学生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自己命题,自己自由选择,尽可能地减少习作的要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周记的体裁不限,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诗歌……周记的长短不限,可以是一两句话,可以是一段话……在内容方面,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个点,一个面,一个人,一件事物,或叙事,或描述,或抒情,或想象,只要写出真情实感即可。在这种自由轻松的周记里,学生们乐于表达了,个性也得到了展现。
  3、课堂作文习得规范
  作文训练在小学语文教材里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和逻辑性,作为老师一定要深钻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作文这一重要阵地。在课堂作文中,我会注重对字、词、句等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适当的方法指导,并通过训练、培养和指导,不断地使学生的作文更符合语言要求和社会规范。
  三、重评价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但长期以来,作文评价更多地侧重于最终结论,而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够重视学生的习作方法、习惯、情感、态度等。老师对习作精细批改,不仅耗时,而且效率很低。而学生随着老师的评价,容易一味地去效仿,时间一久,学生的作文就缺乏个性,显得千篇一律了。为此,我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开放性的,且以激励为主,主要为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在互动交流评价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在作文评价中,我比较常用的激励方法:一是分数激励。我的作文评价,一般采取高分评价的方式,100分并不是最高分,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更加乐于去习作。二是评语激励。评语注重针对性,要有改进性的建议和激励性的语言,要让学生看到他们的进步,并知道还存在哪些不足。每次的评语,我会把它当作友好的对话和情感的沟通,以此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三是获奖激励。我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各种奖项,如“习作进步奖”、“习作创新奖”、“习作大王奖”等等,我会努力通过一次次的评价,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从而增添对作文的信心。
  想要让学生爱上作文课,爱上写作文,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及生活中不断地汲取养料,在多样的训练中提升水平,在多彩的评价中增长自信,努力使作文成为语文学习的一方绿洲。
  • 【发布时间】2020/6/10 16:08:10
  • 【点击频次】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