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体育投掷课教学策略

 

【作者】 陈有龙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普及,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也成为学校的重要课程,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注重球类运动和田径项目,轻视投掷类运动项目,学生体育课堂上获得球类和田径类知识多,而对于投掷类知识获取较少。本文以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剖析体育课教学改革,探讨小学体育投掷课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完善小学体育投掷课。
  【关键词】 小学体育;投掷;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教学中,最普及的运动项目就是球类运动,比较冷门的就是投掷类运动项目。学习投掷类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爆发力,锻炼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让学生获得快乐。小学体育要深化改革,平衡各个运动项目的课时,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增强学生体质。
  1.小学体育课现状及原因分析
  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大多以球类运动和径赛项目为主,学生对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了解比较多,学校也会定期举办篮球、足球比赛,开展小学生运动会,而对于跳高、跳远和投掷类项目学习比较少。通过了解得知,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传统体育课堂造成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由社会造成的,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的曝光量要远远大于径赛项目,径赛项目的曝光量远远大于投掷类项目,电视、广告出现次数最多的是球类运动,投掷项目出现很少。小学体育投掷课没能很好地开展是受到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多小学没有器材,没有训练场地,客观存在的因素造成体育投掷课学生的兴趣不高,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投掷动作技术。
  2.小学体育投掷课教学策略
  2.1建立体育课特异体质档案
  体育投掷课教学策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学生特异体质档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师生安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课堂常规越来越规范,建立健全完善学生特异体质档案是体育教育首要任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档案了解学生身体状况,降低个别学生的运动负荷,对他们正确指导,让他们正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活动,保障身体健康的同时,增强体质。
  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做到“勤观察,勤倾听”,做准备活动时,对身体不舒服的学生要多加照顾,多给予关爱,勤观察,观察学生状态,发现脸色或者身体有异样的学生一定要主动过问,查看学生有没有不舒服,要勤倾听,如果有学生主动报告老师某位同学可能不舒服,要及时处理,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面前,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2.2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想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改进教学方式。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就是不断重复的训练,学生刚开始还比较认真,后来就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欲望减弱。体育教师必须要改进现有体育教学模式,充分理解教材,理解投掷动作技术要点,了解学生的爱好和身体状况,设计一些容易接受、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投掷课中。比如在投掷标枪的时候,我们都要经过一段距离助跑,然后进行投掷标枪,前期的助跑为后期投掷标枪提供更大的力量,体育教师可以将这个技术动作分为两部分,在教授助跑动作时,采用接力跑的形式设立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为春播秋收,寓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让学生拿着标枪跑一组,然后将标枪放在指定区域,由下一个同学拿标枪,学生在拿标枪时,一定要是上握标枪,保持和投掷标枪一样的动作,让学生感受一手握标枪,一手摆臂跑的动作,这样的游戏不光能让学生接触标枪,感受标枪的握法,还能有效的锻炼体能,增强体质。
  2.3合理选择投掷器材,建立小型场地
  很多小学没有开展投掷课,是因为没有配备投掷器材,体育教师在上投掷课之前,一定要检查投掷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器材,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现有资源,用一些替代品替代投掷器材,为学生讲解动作技术。有的学校没有铅球,体育教师找来实心球替代铅球进行投掷课教学。在投掷标枪课中,体育教师发现器材室有空心铁管,老师可以用空心铁管替代标枪。这样的替代都有益于投掷课的开展,但是,体育教师要仔细检查,确保替代品安全,没有表面凸起或者凹陷,保证替代品能够符合规定。
  很多小学没有专业的投掷场地,体育教师要建立小型的场地,主要就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用正确的动作去完成投掷。在体育投掷课堂中,学生不需要投掷多远,但是要保证动作顺序正确连贯而且流畅,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让学生学习投掷,接触投掷项目,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提高学生爆发力,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4规范学生动作
  小学体育投掷课,很多体育教师都采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了解动作技术,而有的学生玩了整节课却没有认真学习,动作也做的不规范,体育教师要尽力避免这类现象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规范学生的动作,让学生做正确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让学生在体育投掷课中收获知识,提升体育课堂实效性。
  总之,投掷类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很有益处,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喜欢投掷类项目,关注投掷类项目。虽然投掷项目教学现在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体育教师也不能放弃,要转化理念,开展小型投掷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投掷动作,让学生在投掷课中获得成就感,获得快乐的同时增强体质,培养终生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田春军,武大庆.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7,(06):189-191.
  [2]张珊珊.提高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08):19-21.
  [3]薛春景.新时代小学体育投掷课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7.(10):103-105.
  [4]宋志杰,刘晓丽.小学体育投掷课创新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8,(09):39-41.
  [5]李师杰.小学体育课投掷教学的有效开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09):129-132.
  • 【发布时间】2020/6/10 16:08:26
  • 【点击频次】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