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重视口语教学提升学生听说能力

 

【作者】 李小燕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助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智力、发展思维,有助于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重视口语交际,培养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听说;能力;培养;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口语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特征,如何改进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可以按年级段由低到高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取如下对策: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养交际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生动形象的交际内容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要引导小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积极参加讨论,能就感兴趣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口语交际面。直观的生活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交际欲望。
  1、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想说。比如:在语文活动课时,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卖店,创设出经营活动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进行一次虚拟的交易活动,通过买卖双方的对话,互动,以及讨价还价等交流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易,使学生在亲历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得到锻炼。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设置成一户家庭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家庭成员,处理一次家庭纠纷等等。
  2、借助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能说。比如:在语文课上,我设置了一副一个小学生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的挂图。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请你猜猜小学生见到老大爷后会说些什么?老大爷又是怎样回答的?小学生接下来该怎么去做?由于选择的内容是小学生熟知的,又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既让学生进行了交际活动,又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效果很好。
  3、连说话带表演,让学生当主持人,演童话角色等。我在三年级初就开展了一次“我是班级小主人”的主题班会,由学生自己主持,大家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为班级发展进言献册,有许多出乎意料的点子就这样产生了。
  二、培养良好听说习惯
  1、听的指导除了在听的过程中对对方说话伯准确理解以外,还要在听话的姿势和表情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听话时,注意力要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
  2、说的指导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另外,一要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避免说方言,俚语;二要把话说完整,力求矫正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三要有意识的说,要把自己所要表达的话题表述清楚;四要考虑对方是否听得懂,不能只顾自己说,不考虑别人听。比如:我常常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说一件事情,然后指明听话的同学进行表述,再问说话的同学他表述的话是否符合自己的原意。通过多次训练,无论是说者还是听者,口语交际的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把口语交际能力训练贯穿于日常生活始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仅靠学校、靠老师,还要靠家庭、靠社会,因此,我们还要所有学生放学回家后,主动与父母、爷爷奶奶进行交谈,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小区居民进行交流;去敬老院献爱心——通过这些实践,逐步形成“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三、加强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共同发展
  1.以读学说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进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重视朗读的训练,一方面让学生多听录音朗读和教师范读,通过直接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深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换角色演讲、“课本剧”表演、想象延伸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长期训练,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汇,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促学生水到渠成的准确用语、表情达意。
  2.以说带学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该在课上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充分预习准备的基础上,学生们能较熟练地把一堂课的重难点很好地突破,而且经过一段时间训练,语言连贯,口齿清晰,师味浓厚,老师课上几分钟稍加评议,学生便心领神会,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很快。
  3.以听导说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听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录音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交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口语交际创造好一切条件。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口语交际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型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周边群众学习口语和交际的方式方法。
  4.以看引说
  看是自外而内的输入,而说则是自内而外的输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让学生多看课外书,能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可在班级建立 “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去发掘口语交际的丰富素材,而且生活实践同时也是对口语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是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 【发布时间】2020/6/10 16:09:07
  • 【点击频次】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