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地方的各级学校积极进行素质教育,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水平。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也出现了创新,并且多数教师强调“问题意识”的培养,指出问题意识对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而“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便要培养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故而笔者以小学数学课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问能力;问题意识
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以及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少教师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定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使其主动进行问题询问,进行探究,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提问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小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当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所学的知识范围也逐渐扩大,很多学生每天是疲于应付各种要学习的知识,所以很少进行提问,因为根本没有提问的欲望,这种情况实际上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进步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而问题意识的培养则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自身的辩证意识,能使学生在辩证中进一步的深思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这一节时候,让小学生们通过做数学教材中第55页的例题,让学生们对和是10的加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再不断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某两个数相加等于10,比如4与6相加为10,而6又可以由4和2相加,4与4相加为8,在一步步的引导下,让学生提问“8与2的和是不是也是10”,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鼓励学生们进行提问进行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当前我国小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学生多数没有培养出问题意识,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在,疲于应付各种考试的“知识点”,所以对学习很少有出于主动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便很少提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学生不敢问、不善问、不乐问。
具体来说,不敢问主要是由于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或者是学生自身害怕所问的问题太“低级”引起嘲笑,从而便很少问问题;不善问主要是由于长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所以在学习中很少会主动思考,从而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不知道从何处提问比较好;不乐问主要是由于学生并不能从“问问题”中感觉到兴趣,自然便更少的提问。
三、数学提问意识培养的措施
(一)营造宽松氛围
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一切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教学的价值。故而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通过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干预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能迅速、准确、有效地掌握学到的知识。而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互动,必须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敢问”,不论问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没有逻辑的,都应当予以鼓励,从而使学生敢于问问题。
(二)传授提问方法
学生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进行提问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方法,提出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的行为,也是学生思维模式形成的开始。在问题的提出环节,可以采取同种方式,比如让学生练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上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两堂课之间的关系。或者引导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当然,随着现在多媒体应用日益广泛,教师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的设备,比如,播放相关视频,然后让学生依据视频提出问题等。当然,提出问题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解决问题,以促进自身的进步,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教材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把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进行统一的组织,推荐一名学生担任该组的组长,进行发言。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注意记录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在各个组长在每个问题的发言后进行评价和纠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抒发自己意见的能力,还能活跃课堂。
(三)养成良好习惯
数学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问环节过后,更需“求证”,通过“求证”探究问题的结果,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所以说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故而在教学时候,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使自身整体素养得到提升。不过,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个体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引导方案,从而提升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养成提问问题的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铸.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4,(32):171. [2017-09-18].
[2]金波.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J]. 亚太教育,2015,(06):31. [2017-09-18].
[3]宋国仕.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68-69. [2017-09-18].
【关键词】 小学数学;提问能力;问题意识
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堂提问能力以及如何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少教师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笔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一定的方法与措施,希望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使其主动进行问题询问,进行探究,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提问意识”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之下小学生可以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当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所学的知识范围也逐渐扩大,很多学生每天是疲于应付各种要学习的知识,所以很少进行提问,因为根本没有提问的欲望,这种情况实际上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进步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而问题意识的培养则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同时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自身的辩证意识,能使学生在辩证中进一步的深思数学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也会降低教师教学的难度。
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和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这一节时候,让小学生们通过做数学教材中第55页的例题,让学生们对和是10的加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再不断进行引导,让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某两个数相加等于10,比如4与6相加为10,而6又可以由4和2相加,4与4相加为8,在一步步的引导下,让学生提问“8与2的和是不是也是10”,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鼓励学生们进行提问进行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当前我国小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学生多数没有培养出问题意识,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的现在,疲于应付各种考试的“知识点”,所以对学习很少有出于主动的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便很少提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导致学生不敢问、不善问、不乐问。
具体来说,不敢问主要是由于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或者是学生自身害怕所问的问题太“低级”引起嘲笑,从而便很少问问题;不善问主要是由于长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所以在学习中很少会主动思考,从而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不知道从何处提问比较好;不乐问主要是由于学生并不能从“问问题”中感觉到兴趣,自然便更少的提问。
三、数学提问意识培养的措施
(一)营造宽松氛围
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的基础是提出问题。一切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没有问题的提出,就没有教学的价值。故而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需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通过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干预学生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能迅速、准确、有效地掌握学到的知识。而让学生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互动,必须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敢问”,不论问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没有逻辑的,都应当予以鼓励,从而使学生敢于问问题。
(二)传授提问方法
学生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学生进行提问时候,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方法,提出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的行为,也是学生思维模式形成的开始。在问题的提出环节,可以采取同种方式,比如让学生练习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上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两堂课之间的关系。或者引导学生直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当然,随着现在多媒体应用日益广泛,教师还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的设备,比如,播放相关视频,然后让学生依据视频提出问题等。当然,提出问题最终的目的是能够解决问题,以促进自身的进步,所以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在教材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把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进行统一的组织,推荐一名学生担任该组的组长,进行发言。 老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注意记录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在各个组长在每个问题的发言后进行评价和纠错。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抒发自己意见的能力,还能活跃课堂。
(三)养成良好习惯
数学学科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问环节过后,更需“求证”,通过“求证”探究问题的结果,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所以说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故而在教学时候,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样才能使自身整体素养得到提升。不过,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时间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对学生个体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引导方案,从而提升学生提问问题的能力,养成提问问题的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铸.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4,(32):171. [2017-09-18].
[2]金波.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J]. 亚太教育,2015,(06):31. [2017-09-18].
[3]宋国仕.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68-69. [2017-09-18].
- 【发布时间】2020/6/10 16:32:53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