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方法

 

【作者】 张立功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胡杨河市第七师一二六团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有效途径.而歌唱教学一直是音乐审美教育中最普及、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教学形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重要意义。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初中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歌唱教学,但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歌唱教学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 唱歌教学;实践与研究;音乐教师;教学有效性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新课标之中占有知识比重最大的一部分。唱歌教学历来是学校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唱歌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唱歌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
  目前,音乐课堂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大量的音乐课等同于音乐欣赏课,把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培养审美情趣”等同于欣赏。以为“审美”,就是听听、议议别人的作品,以为只要采用多元、综合的手段,就能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这样的现象和认识,在唱歌教学中产生了如下问题:学生的唱歌能力退化了(只听不唱);学生喜欢的歌少了(经典与通俗比例失衡);属于青少年特有的歌声没有了(综合问题)。
  二、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有效性实践的策略研究
  (一)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打造特色团队,为唱歌教学有效实施提供保障。课改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全面有效地构建音乐教师的多方位能力,培养既有崭新的教育理念、艺术修养、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又能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集于一身,并能尽快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型音乐教师,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师职后培训的中心工作。为了更好地落实唱歌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探索新形势下音乐教师多维能力的拓展之路,构建成长平台,努力打造“三位一体”全方位综合的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音乐教师应该集“演员”、“导演”、“导游”为一身。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必须在讲台上具备“演员”般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又要具有“导演”般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预设、教学内容开发、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更要具有“导游”般引领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体验情感、思索人文的才能。在唱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活动中,还应该逐步培养音乐教师从丰富多样的讲座、教研、评课、说课等一系列活动中锻炼慧眼、启发思维的能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更是新课程背景下唱歌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二)以课程实施为抓手,聚焦课堂,把握“学唱歌”的正确方向。为打破唱歌教学之瓶颈,我们应该分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实践性工作,以课程实施为抓手,聚焦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唱歌水平。当前音乐课堂中突出的歌唱教学疑难问题主要在以下几点:1.现今学生对教材中的部分歌曲不喜欢;2.音乐教师对教材歌曲把握不够;3.音乐教师的伴奏和范唱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4.对歌曲题材、内涵和唱歌的教学目标领会不够深刻。面对出现的问题,音乐教师必须在常规教学中真正落实唱歌教学课,每堂唱歌教学课必须备“各式各样的学生”同时,音乐教师上音乐课时不是简单的张嘴教唱歌,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动情,只有用歌声打动学生才能继而感动学生的心灵。
  (三)以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载体,拓展教材,营造“爱唱歌”的氛围音乐课程资源的建设可以搭建开放共享的唱歌教学信息平台,除了新教材配套资源库提供的大量唱歌教学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不断加入新鲜原料,根据教学情况随时设计出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例如,以资源库为基础,通过培育多媒体课件的“成长性”,既解决了目前课件制作的诸多问题,也为唱歌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提供了有力保证。所谓“成长性”,既包括课件素材的不断丰富,课件作品的持续累积,也包括交流平台的提供,以及创造性地将学生引入整个课件制作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给自己上课的乐趣,真正体现“教学相长”以学生展为本”、“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
  (四)以科研为突破,强化课题研究,建立“会唱歌”的伙伴研究小组在唱歌教学的探索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实践的不断重复上,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实践的探索中不忘思考与分析、总结与提高;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将唱歌教学活动不断推向新的理论研究高度。例如:成立多个关于唱歌教学的教师行动研究小组,科研针对小学“唱游”教学的问题与现象开展“让我们愉快地唱歌”专题研究。还可以针对高年级歌声越来越少的严峻现状,成立“每周一歌进校园”的行动研究等等。只要是学生喜欢的健康歌曲都可进校园甚至可进入课堂中。并且精心搭建平台,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音乐教师的歌唱教学能力和学生歌唱活动的风采,逐渐形成学校唱歌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曾经指出:“仅仅作为一种实际的需要,唱歌课必须永远是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核心。在逻辑和心理上,这也是合乎需要的。唱歌是最基本的音乐活动。那些不曾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必然在音乐上有所欠缺。”如果把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比作源,那么就会产生两个“流”:一个是主流,即每个学生都能唱歌,会唱歌,歌声将伴随着学生终身,学生在歌声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另一个“流”,即大力推动了学校合唱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内涵。只有源远,才会流长,因此抓好唱歌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唱歌教学一定会成为音乐新课程中一道绚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杨以燕;谈谈小学音乐课[J];小学教学研究;1980年01期
  [2]胡元臣;一节寓教于乐的音乐课[J];音乐世界;1981年10期
  [3]杨泽伦;为什么要采用范唱?[J];音乐世界;1982年05期
  [4]韩映红;唱歌教学中的启发式[J];音乐世界;1982年06期
  • 【发布时间】2020/7/8 14:18:57
  • 【点击频次】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