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梁 玲

【机构】 新疆兵团第六师军户农场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语文教学的不断探索中,我们发现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获得更高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的良好开展,下文我们就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变化很大,尤其是在当今教育体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阅读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标上都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初中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对提升语文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片面
  当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尤其是在一些基层教育环境中,传统教学仍然占据主要位置,这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造成一些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进行阅读学习。还有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对文学素材的积累,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对他们的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文学情感,以及良好价值观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
  2、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富有浓烈的兴趣是学生进行良好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才能提升学习效率。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十分单一,主要是根据文章的段落进行划分,以小模块的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分解消化,降低理解难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对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死记硬背,这不仅加重了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压力,甚至会让它们产生厌恶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模式没有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的阅读兴趣也被逐渐消磨。
  3、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缺乏准备工作
  目前很多初中教师感觉自己讲解经验很丰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过于自信,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授课,忽视了对备课环节的重视。这让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学计划,随意性很强,学生在一些重难点章节的理解出现一些困难,并且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粗略阅读难以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提高。另外,他们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拓展环节,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阅读,让他们的眼界受到局限,这阻碍了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有效的预习
  课前预习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对于提升他们的阅读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预习过程能让学生有效发现学习过程中即将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对其认真分析,一些学生认为预习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学习环节,不会对阅读效果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也为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教学困难。学生在不进行阅读后直接进行课堂学习,就无法深入理解一些学习重点和难点,在学习中对一些知识进行模凌两可的理解后,便开始进入到下一环节,这让学生在一知半解的阅读学习中无法启形成清晰的阅读学习体系。进行积极的预习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
  例如,在进行《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教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你喜欢该课文的哪一段落或部分,说出你的理由。这种开放性的题目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进行主动的预习,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2、丰富教学模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将以往被动式的阅读学习,打造成资源丰富多元化发展的新时期阅读课堂,不断的丰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有更好的提高和发展。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或者还可以进行一些情境教学活动,根据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能让他们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内涵,同时对活跃学习环境氛围还具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雷雨》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剧情需要各自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让学生对文中不同角色的人物思想进行感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想要真正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课堂目标,这不仅能让阅读教学过程开展得更加顺利和合理,还能让课堂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构建更加适宜阅读学习发展的学习环境。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他们在学习中的需求,这样才能让教学方案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更加高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不断丰富自身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进行核舟记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每人准备一个桃核,让学生对桃核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桃核艺术品的真正内涵。教师还可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桃核进行雕刻,最后让学生将完成的桃核作品在班级上进行展示,与课文进行结合,理解文中内容艺术表达情怀,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了紧密的联系,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入,能够抓住阅读作品的重点,提升了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他们的心理特征,要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为原则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为他们创造适宜阅读学习发展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真正热爱上阅读学习。
  参考文献:
  [1]逯杰,伊飞.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教师,2018(S2):119.
  [2]李国祥.浅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04.
  [3]刘琳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95.
  [4]霍金敏.论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8(26):36-37.
  • 【发布时间】2020/7/8 14:23:05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