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基于生活化理念改革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谢海青

【机构】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每个学科的教育理念都出现了新的转变,学科学习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更加注重生活化、实际化的传授知识。语文学科在新课改下的初中教学充分表现了这一点。鉴于语文学科不是空洞无味的理论堆砌和拼凑,而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知识。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基于生活化理念实施生活化改革教学迫在眉睫,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以及语文知识,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生活化理念;初中教学;作文;实践与教学

  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基于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理念也应发展变化,以达到更加努力有效的适应时代变化下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本文在“以人为本”、“生活化理论”改革的理念下进行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树立生活化的初中语文教学理念
  当初中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应学习去培养学生自主去感受生活的各方各面的能力,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被感受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每当老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时,学生总说,“不知道作文写什么?”但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作为素材运用于作文写作中。树立起生活化的学科理论,身体力行去感受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静下心来体会生活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的生活中的资源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育资源获取的重要途径,同时将生活中可以用于教学的素材都收集总结起来。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体会自己度过的时光,而且能在生活中学习,何乐而不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有效结合生活化的元素,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挣脱思想上的束缚,课堂中尽可能多地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将生活场景与语文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语文课本引入更加广阔的生活平台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语文、理解语文。
  二、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初中语文学科的作文学习是中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处于个性发展,性格叛逆的特殊阶段,因此在初中语文学科课堂上,往往会伴随着很多老师与学生之间不能良好的完成教学的现象,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一听就懂一做就错。这是因为中学语文课堂缺乏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联系生活化的小视频,图片,有意思的故事和段子在课堂上联系语文知识进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盘活僵化的作文教学。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素材的积累,而且生活情境的长期潜移默化的渗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生活素材的归纳与总结,从而更好的将生活素材运用到日常写作之中,进而作为作文写作的载体,让原本空白无味的作文在生活化的情境构建中,形成真切的情感表达。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想从根本上进行生活化的初中作文教学,语文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就需要多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多运用生活中的素材,从而保证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再辅以理性的教师的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就被激发,学习氛围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的逐渐优化,我国新课程理念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务实能力的培养和考验,在作文写作中的写作模式更是变化的形式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间中,能够有效的结合生活化情景,让学生能更快地融入语文课堂中,鼓励学生将在语文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所疑惑的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动用自主独立的能力,去思考,去探索作者当时写作时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层次上的帮助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自己的再次创作,逐渐学习并掌握写作的方法。使学生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更加快乐并且有效的学习。积极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创新思维的形成,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生活化的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各种形式的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认识语文课堂的基础上,更早地接触真正的社会实践、了解到写作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能极大程度上的亲身体验生活化语文教学的乐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与自己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在领悟自然生活的美好之中,能够让学生爱上语文,收集更多的语文素材,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写作水平提供极大的帮助。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春游活动,让学生尽情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然后根据这次春游写出自己的作文,文体,字数不限,但一定要能充分表达你的见闻,感受。这样写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时,生活化的记录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结束语
  众所周知,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探寻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立足实际生活,做到作文写作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学习中体会生活的乐趣,在生活里收集并整理归纳学习的素材。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吕新平.基于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初中自能作文教学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2):41-46.
  [2]刘霞.对初中语文作文分层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9):19-20.
  [3]罗学英.初中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5):64-65.
  [4]潘一平.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0):42-43.
  • 【发布时间】2020/7/8 14:30:10
  • 【点击频次】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