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小学识字教学中微课的作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对以往被动的识字方式要做出改变,注重运用微课资源来激发学生对识字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师生在识字教学中的互动成效,以更加灵活、多变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微课资源;小学;语文识字;作用;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识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识字也是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基础,将对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老师都是使用的是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模式,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以一种被动地参与到识字学习中。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样就影响到学生的识字质量。微课作为信息化社会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突破学生在以往识字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构建具有趣味性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对识字认字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充分地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字,强化学生对汉字笔画的记忆,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和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的识字任务量比较大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小学生一般要认识量两千个字,从数量来说,学生的识字压力也是很大的,这样就给识字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有的小学老师对识字教学工作认识上存在错误,不能将识字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识字感受和汉字的理解能力将容易形成忽略,这样同时对识字教学别的功能将是一种忽略。同时也就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理念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老师注重的是学生的识字数量,将影响到学生的识字质量。学生在识字的时候只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负担将得到增加,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2.学生的识字兴趣不高
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极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缺乏,这样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将很难保持一种长时间的注意力。同时,具有封闭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将限制了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始终不高,将很难静下心来长时间地学习汉字,将影响到学生识字的学习能力。
3.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缺乏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上缺乏灵活性,老师通常只关注识字教学的速度,但是不注重激发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很低。比如,在形象字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根据形象字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将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仅仅追求于汉字教学效率,要强化汉字教学变通的意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微课在小学运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运用微课资源开展好课前预习活动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制能力比较差,在短时间内将很难融入到识字教学中,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微课资源来实施自主化预习,要学生对识字内容提前熟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升学生识字方法的有效性,在微课视频的学习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识字教学活动中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学生实施科学化地划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互相帮助。在课前预习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微课视频的分享,向学生提前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将学生根据微课视频中的内容来认识汉字,将识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在课前预习中,小学语文老师要对微课视频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分享各类学习资料来提升学生识字教学的预习质量。
2.以微课视频来生动地对文字演变进行展示
汉字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将文字的演变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拓展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水平,让学生对汉字展开大胆地想象,从而学生对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有更加灵活、独立地运用。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抽象的文字结构进行解释,拓展学生对识字教学的认知度,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比如,在《日月明》这一课识字教学中,因为“明”字比较抽象,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运用微课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识字教学的乐趣,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
3.运用微课资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
新课程改革精神中指出,识字教学能力将为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识字兴趣,还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要杜绝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出现写错字的情况。通常汉字的书写顺序就是先写横再写竖、先写撇再写捺。另外从汉字的结构来说,要写上半部再写下半部,或者先写左半部后写右半部。微课作为动态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把汉字的书写过程向学生进行详细、规范地演示,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结构,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
总之,新课程改革精神中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是特别强调,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对以往的识字教学模式注重改变,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识字教学,这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具体地,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微课来让学生更好地预习识字内容,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有更好地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梦竹,万四光.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研究评述[J].文学教育,2019(12):146-147.
[2]李海山,魏永燕.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30):143-145.
[3]倪丽娜.微课模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66-67.
【关键词】 微课资源;小学;语文识字;作用;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识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识字也是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重要基础,将对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老师都是使用的是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模式,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以一种被动地参与到识字学习中。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还存在着相应的问题,这样就影响到学生的识字质量。微课作为信息化社会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突破学生在以往识字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将构建具有趣味性的识字情境,激发学生对识字认字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充分地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字,强化学生对汉字笔画的记忆,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和能力。
一、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的识字任务量比较大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小学生一般要认识量两千个字,从数量来说,学生的识字压力也是很大的,这样就给识字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有的小学老师对识字教学工作认识上存在错误,不能将识字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识字感受和汉字的理解能力将容易形成忽略,这样同时对识字教学别的功能将是一种忽略。同时也就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理念存在很大的片面性,老师注重的是学生的识字数量,将影响到学生的识字质量。学生在识字的时候只是死记硬背,学生的学习负担将得到增加,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
2.学生的识字兴趣不高
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的极端,抽象思维能力比较缺乏,这样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将很难保持一种长时间的注意力。同时,具有封闭性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将限制了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始终不高,将很难静下心来长时间地学习汉字,将影响到学生识字的学习能力。
3.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缺乏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上缺乏灵活性,老师通常只关注识字教学的速度,但是不注重激发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很低。比如,在形象字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根据形象字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将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不能仅仅追求于汉字教学效率,要强化汉字教学变通的意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微课在小学运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1.运用微课资源开展好课前预习活动
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制能力比较差,在短时间内将很难融入到识字教学中,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微课资源来实施自主化预习,要学生对识字内容提前熟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提升学生识字方法的有效性,在微课视频的学习下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识字教学活动中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对学生实施科学化地划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互相帮助。在课前预习中,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微课视频的分享,向学生提前布置小组学习任务,将学生根据微课视频中的内容来认识汉字,将识字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讲解。在课前预习中,小学语文老师要对微课视频进行精心设计,为学生分享各类学习资料来提升学生识字教学的预习质量。
2.以微课视频来生动地对文字演变进行展示
汉字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将文字的演变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拓展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水平,让学生对汉字展开大胆地想象,从而学生对识字教学中的具体内容有更加灵活、独立地运用。在文字演变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抽象的文字结构进行解释,拓展学生对识字教学的认知度,强化学生对汉字的印象。比如,在《日月明》这一课识字教学中,因为“明”字比较抽象,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运用微课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识字教学的乐趣,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
3.运用微课资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
新课程改革精神中指出,识字教学能力将为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识字兴趣,还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要杜绝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出现写错字的情况。通常汉字的书写顺序就是先写横再写竖、先写撇再写捺。另外从汉字的结构来说,要写上半部再写下半部,或者先写左半部后写右半部。微课作为动态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将把汉字的书写过程向学生进行详细、规范地演示,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结构,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笔顺习惯。
总之,新课程改革精神中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是特别强调,所以小学语文老师要对以往的识字教学模式注重改变,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识字教学,这样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具体地,小学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微课来让学生更好地预习识字内容,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有更好地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梦竹,万四光.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研究评述[J].文学教育,2019(12):146-147.
[2]李海山,魏永燕.微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30):143-145.
[3]倪丽娜.微课模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66-67.
- 【发布时间】2020/7/8 15:25:12
- 【点击频次】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