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兴趣

 

【作者】 宫 冰

【机构】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闹枝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对某件事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其中。小学美术的教学也是如此,美术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小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我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多向训练,增强美术课的趣味性;教学中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明显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成绩。
  【关键词】 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方法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推行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因而人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关注与日俱增,而小学美术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初始阶段,有着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小学美术的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更加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一种价值观的塑造。如今的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因此下文将针对兴趣低下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采取正确的美术指导方法
  小学生看待世界的方法是不能用大人的眼光衡量的。因此,在我教美术时,我尽可能适应他们天性的要求,从不苛求统一的模式。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制作,我都是本着这一原则,只要他们自己看得懂,学得会,画、做起来有兴趣,有创造性就可以。但应明确一点,并不是上美术课我看堆,学生自由玩,而是我在上课时把做画要领和制作方示言简意明地讲给学生听,并结合理论亲笔做画,亲手制作,这样才能做到言传身教,真正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由于小学生们的性格、年龄、家庭影响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就会不同,思维和想象力也会不同。为此,我特别注意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对爱好不同的同学,我采取鼓励发展长处,精益求精的方法。对思维和想象力强的同学,以启发诱导为主,因人而异地教他们把不会的部分画出来,并帮助他们不断深化主题,就可以搞出有新意的作品。对那些想象力差,喜欢画现成的东西的同学,我以直观教学为主,让学生按我示范的方法和步骤去练习做画和制作,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观摹一些有新意的作品,并做以适当的点评,使他们受到一定的启发,提高想象的能力,引导他们逐步学会创作有新意的作品的方法。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供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舞台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创造潜能的独立个体,但是学生的这种潜能能否挖掘出来,在于是否有一个适合的环境让其发挥。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事物容易感兴趣,但是兴趣点又会很容易改变,因此,小学美术课堂如果是单调乏味,一尘不变的,学生会能认真的投入到课堂中去,在日常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到立足课本的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主题,开展不同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也要及时转变身份,作为学生开展美术学习的配合者,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整个美术课堂是轻松的,学生能够快乐的参与到课堂中。在美术创造时,没有受到老师的限制,老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中,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灵,学生都是自由的,教师能够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本课内容不同的理解,学生获得了很多独立感知和操作的机会。同时,在创作完成后,学生还能够展示其完成的作品,这时候鼓励学生大胆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创作,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建立,更加敢于去想,乐于去想。
  三、设计游戏化教学的环节,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这阶段的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他们对于趣味性的游戏有很高需求,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并全身心投入到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设计游戏活动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以此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爱上美术学习。以《会飞的娃娃》一课为例,笔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织了一场围坐“变脸”的游戏,各小组内商量讨论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的脸,大家纷纷抓起画笔画出小组商量之后变脸的样子,这种“变脸”游戏将学生的兴趣彻底激发出来,在随意画脸、装扮脸的游戏中,不经意地就产生了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的画相,形成了娃娃脸的雏形,继而为课程的开展缩短了教学时间,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
  学生在绘画、制作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表现得强些,有的表现得弱些。对于表现强的要表扬,对于表现弱的也不要批评。美术课要以情感教育为主,美术作业不像语文、数学作业那样,错就是错了。比如,在一次绘画作业中,我发现有一位学生画的人没有站在地上,因为画中人的脚与地面还有一段距离。我并没有让这位学生把人擦掉重画,而是让他在画中人的脚底下,加画了把椅子,变成了站在椅子上的人。我觉得对于学生完成得有缺陷的地方,有时美术教师可以“将错就错”,在学生的原作中稍加引导,使学生灵机一动,说不定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美术教师要以激励为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肯定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即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挫折,也要给予理解和积极鼓励,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激励学生不断的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在新教育理念的冲击下,美术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就对美术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教学活动。课堂上营造好学习的氛围、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再配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是时间问题。从而适应现代的素质教育,使他们成长为新一代的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正伟.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学周刊,2014(1):165-166.
  [2]代红.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学周刊,2012(14):198.
  [3]何春丽.创设趣味课堂,实现小学美术高效教学[J].教海泛舟(小学教学),2011,(10):88——88.
  • 【发布时间】2020/8/18 18:23:17
  • 【点击频次】270